談傳統村落古建筑民居的保護與發展
黃陵位于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東北部,是曬秋文化的起源地。它被稱為最美麗的中國象征。同時,它也是一個有600年歷史的徽州古村落。它仍然保存著明清時期的古建筑。古村落屬于典型的山居村落,四面環山,周圍有成千上萬棵古樹。地形從東北向西南傾斜。受地理環境的影響,古建筑形成了分散的形式。地無三尺平給了黃陵一個完美的轉折點,特殊的地理環境為黃陵古村落居民創造了不同的生活方式。自然條件和豐富的文化資源給古村落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尋鄉之人,進一步發展了古村落的發展和保護。因此,我們從民居建筑的保護與發展模式進行探索,以感受不同的鄉愁。
(一)形成黃陵古民居的形狀和平面布局
山居人家,聚族而居。據道光版《婺源縣志》?山川所載:這里古名黃里。黃陵(山),縣東九十里,高百人。當地多竹,大人徑尺,故名。黃陵(村),離城85里,曹氏世居。黃陵似乎是曹氏聚居的村莊。走下纜車,穿過幾十條紅豆襯衫木林道后,依靠山的陡坡出現在100多棟住宅樓前,水口周圍呈扇形梯形,層層疊疊,一排排。黃陵出水口是古徽州村落出水口文化的縮影,被稱為地面門戶,只反映了當地與自然的和諧,更真實地表達了古人對風水的需求和對和諧吉祥的渴望。山腳下,梯田層層環繞,彎曲回繞。
二、巷道縱橫,橋井交錯。古村落建筑的布局是按照三橋六井九巷與天街建造的。村里的橋、井、巷分散,俗稱三橋六井九巷,三橋即步蟾橋、安泰橋、通福橋。六井是指五色魚塘、方塘、尚源井、忠延井、霞披井、廉井。九條巷以天街為主,曲折延伸到村里的每一個家庭,深街窄巷,容易給人一種寧靜幽深的空間感。
3、大廳、天井、大廳是黃陵古民居三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開放、封閉、明亮、黑暗,室內外空間不斷交替變化,形成了傳統鄉村住宅虛擬空間的形式美。
(二)黃陵古民居的材料及主要構件形式
1.結合徽州文化,民居以磚、木、石為原料,從自然中取材,反饋自然。
2.徽派傳統以木結構為主。橫梁一般選用較大的木材,中間稍微拱起,稱為月亮梁或冬瓜梁。與柱子的材料相比M梁會細很多,俗話說粗梁細柱。
三、地無三尺平,房屋前后曬農物。雖然黃陵保存了徽派古村落的良好格局,但受自然環境影響的房屋結構開放式卻非常特殊。住宅樓為三層,上下兩層面向一高一低的兩條路。一樓的大門前是道路,大門后是大廳;二樓的后門是另一條更高的道路。前門擋住腰部,上下筑墻,將直徑10厘米的長木桿固定在墻窗外,上面有竹匾,用于干燥作物,解決了收獲季節的干燥空間。秋天的人就是這樣。自然限制了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但人類用智慧展現了不同的風景。
(三)黃陵古民居的裝飾特點
徽三雕,工藝精湛。木雕、磚雕、石雕藝術裝飾是徽派古建筑裝飾藝術的精髓,是主人身份和智慧的象征。木雕的木料多選用上乘的古樟與楠木,主要是因為其具有堅硬不易開裂或不易腐蝕的物理性能,常常在民居建筑與祠堂、廟宇和民居室內的斗拱裝飾上都能看到;磚雕則是選用的則是當地燒制的水墨青磚作為原材料,質地細膩軟硬適中,便于各種造型的與技法的運用;還有的就是石雕,主要是青石,這種石材石質堅硬,石色青黑,即使經歷了百年的風雨洗刷,依然保持完好。
2.粉紅色的墻壁和黑色的瓷磚。主要是指外墻涂抹白堊白色外墻涂料,加上瓷磚,使黑色、白色、灰色形成古村落的色調,這種非常區域的色彩是黃陵村的代表色。在時間的沖刷下,墻上留下了斑駁的紋理,這種斑駁的紋理豐富了古民居的歷史魅力,虛擬和真實的對比關系似乎讓人們置身于山水墨畫中。
(四)黃陵古民居民俗
在黃陵民俗文化展廳,以黃陵民俗為基調,圍繞二十四節氣展開了黃陵人百年的記憶。同時,婺源的婚俗、祭祀、民規、村俗也以實物的形式展示和收藏,讓民俗文化真正活起來。曬秋文化作為黃陵特有的象征,每天出來,幾百棟徽派古民居就布置在百米落差的坡面上,春曬茶、夏曬山珍、秋曬果蔬、冬曬熏臘、風雨洗滌的徽派民居外墻與曬架上五顏六色的果實相結合,畫出黃陵曬秋圖。
(五)重新思考黃陵古民居的傳承與保護模式
黃陵古村開發前已是半空心村,70%的村民已下遷。留守村大多是老人和孩子,閑置房屋無人看管,許多房屋腐爛倒塌。山區交通不便,水資源不足,更不用說醫療教育條件了。黃陵仍然無法逃脫像許多村莊一樣在群山中消失的命運。2009年,婺源旅游規劃的搶救發展給了黃陵古村落重生的機會。
1、保護與改造。對古村的民居危房進行修補與加固,對道路進行了拓寬,對地質災害存在的隱患進行治理,對村落中古樹進行有效的保護措施,并將區內無力修繕與保護得古建搬遷于此,進行維護有開發。高品質的修復與改造,修舊如舊,全面恢復古村落的面貌是還原村落的至關重要的一步。
2、村民身份的轉變。開發公司與農民共同開發農業觀光體驗項目。黃陵花海是指開發公司向村民租賃近1000畝梯田,實施統一規劃,建設四季花海觀光園。農民真正從農民轉變為園藝家,使農民有穩定的收入。
3.生產模式的轉變不僅是村莊靈魂的喪失,也是村莊活力的恢復。印象中的村莊,夕陽西下,三三兩兩的村民,坐在自己家門口選菜,聊著村里的新鮮事,身后是家里的炊煙,期待著明天更好的一天。在黃陵,土著人不再是土著人,而是維護環境衛生的叔叔、負責烘干谷物的阿姨或向游客展示才華的工匠。這些人被雇回村里維護他們的家。這是開發公司通過以房換房的形式,將村民集體安置房換房的形式,即1:1的住房補償,將村民集體安置遷至山腳下,形成人下山、屋上山、外觀還原的村莊保護改造。
(六)結語
走過黃山腳下的徽派人,也欣賞過云南的風景和人情,窺探過廈門民國的記憶,但這一次,黃陵呈現出另一種感覺。原住民的閑暇時間少了,村里的記憶也多了。不可否認的是,篁嶺的旅游開發與保護模式,是現在很多鄉建以及傳統古村落傳承、保護與開發的一種可探尋的模式,但不是照搬,而是因地制宜,根據實際情況更加科學地進行保護與開發。中國傳統的城市文化已經無法恢復,農村文化仍然可以得到救援??瓷?,看水,就能記住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