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廣東潮汕古建筑尋根溯源的啟示
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潮汕就有人類活動的痕跡。秦朝以前,潮汕原住民是少數民族,漢族后來從中原逐漸南遷。潮汕在漫長的歷史中,逐漸從一個邊境小鎮發展成為嶺海名邦。潮汕古建筑也繼承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融入了潮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成為中國傳統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由于地理條件、文化歷史、民族習俗的差異,地方特色鮮明。潮汕古建筑的發展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唐朝以前的潮汕建筑已經證實了幾千年前新石器時代中期潮州人的繁衍。此時,潮汕的建筑主要是當地的土著文化,但已經開始接受中原古代文化的影響。澄海漢代龜山遺址是一個占地近2萬平方米的大型建筑群。
從出土的建筑基地來看,有條形房屋、圓形石墻建筑、三合院建筑和矩形建筑。同時出土地磚、瓦當、板瓦、筒瓦等。,說明漢代中原的建筑文化和技術已經傳播到粵東,其中三合院建筑可以說是潮汕民居后期發展的雛形。
晉朝的建筑結構今天也很少見。揭陽新亭鎮九肚山發現的晉代全木結構房屋,朝南,平面方形。室內長度和寬度為7.5米,高度為3.5米。垂直木材是墻,屋頂覆蓋著粘土。這表明潮汕民居建筑的形式和材料技術已接近嶺北地區。
唐宋時期潮汕建筑唐代,當中原文明高度發達時,潮汕大部分地區仍然相對落后,因此潮汕成為當時貶低大臣和客人的棄地。在韓愈之前,許多官員,如張元素、唐林、常懷德、陸毅、李高、常兗等,被降職到潮州。他們在一定程度上將中原的文化習俗傳播到潮汕。
到唐代中期,潮汕建筑發展迅速。開元26年(738年),唐玄宗建成了大型潮州開元寺。唐末,中原戰爭不斷發生。嶺南相對穩定的社會環境吸引了大量漢族南移。除了普通人,許多大官員和名人的后代也搬到了斯地。南移的漢人帶來了中原的先進文化和技術,促進了潮汕建筑業的快速發展。
陶瓷行業等許多行業也發展迅速。它們分布在潮州北部的唐窯群中。它們不僅可以生產釉色晶瑩、造型美觀的日用瓷器和藝術瓷器,還可以生產優質的建筑材料。宋代,潮州陶瓷產業蓬勃發展。筆架山瓷窯鱗次帶比,綿延4華里,被稱為百窯村。這里生產的瓷器遠涉重洋,不斷銷往世界各地;潮州被稱為宋代廣東瓷都。
城市建設形勢繁榮:鄭延修建城市,形成內城外形的完整格局;王漢辟金山,林重新疏浚西湖,繼續建設湖山風景;王創建康濟橋,陳耀修建韓麗寺廟,徐玉修建徐府。此外,還出現了一些公共建筑,如韓山學院。寺廟、祠堂、大廈、住宅、橋梁、塔樓等其他建筑隨處可見。
從明清時期到現代潮汕建筑元代,潮汕遭受戰爭(焚燒破壞),各方面發展緩慢。到了明朝,潮汕又進入了繁榮時期。明洪武初年,指揮俞良輔用石磚修建城恒,開啟廣濟、竹木、上水、下水、穩定、南北七門,建造雄偉的廣濟門城樓。廣濟橋續建于沈宗禹、王源、譚倫、丁允元、陳宏規等,形成了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獨特風貌。此后,鳳凰洲、鳳凰臺、鳳凰塔陸續建成,在城內街道上修建了贊揚先賢的石牌坊,使潮州府城更加繁華。潮州建筑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成為中國建筑文化的催琛明珠。
清朝時期,潮州古城布局形成了北貴、南富、東財、西丁的固定區劃格局嚴謹有序,經緯分明,具有地方建筑特色的民居建成。貫穿太平路的牌坊可以續建。40多座石拱門建在1600多米長的街道上,形成了中國罕見的拱門街景。總的來說,金山、葫蘆山、筆架山三山鼎立如屏,韓江一水分似帶,構成了水色山光保護古城的壯麗畫面。潮汕靠近東南亞,跨國貿易活躍,潮汕人有在國外創業、回國建房的習慣。在回國建房的同時,他們帶來了華僑居住的建筑文化。
清末至民國時期,海外建材和建筑模式以強勁的勢頭進入當地。許多房子使用水泥、玻璃和瓷磚。一些房子使用西拱和羅馬柱。許多建筑門窗配件包括嵌瓷和石膏配件,地板上使用陶瓷錦磚(馬賽克),一些裝飾壁畫融合了西方繪畫技法,許多傳統建筑后面還建造了外國建筑,還有古城沿街的騎樓,中西結合,反映建筑風格已突破傳統禮制,形成了潮汕傳統建筑的又一道亮麗風景線。
潮汕建筑不斷接受南下中原文化的影響,不斷與廣福文化、閩客文化交流融合,結合自身地域的自然、經濟、人文特色,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地方建筑風格。它不同于中原和北方建筑的莊嚴和明亮,也不同于江南建筑的優雅和純凈。尤其是民居建筑,是中國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
到目前為止,唐玄宗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建造了許多優質建筑,其中包括開元寺;有世界上最早的開閉橋廣濟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建于60年;建于北宋英宗治平年(1064-1067年),被專家譽為中國罕見的府第建筑徐旭府;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木雕獨特;有石雕藝術精湛、驚人的西公祠;還有中國最大的八卦土樓道韻樓,建于明末清初。專家們稱贊這些建筑。
20世紀90年代,原中華美學會會長、藝術理論界領袖王朝文先生對潮汕民居給予了高度贊揚:我以為徽州的民居是最好的,但我沒想到潮汕會有更多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