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古建筑裝飾中的龍文化解說
慶安會館古建筑戲臺雙龍戲珠朱金木雕
慶安會館古建筑大殿龍吻
奉化蕭王廟古建筑盤龍柱
今年是龍年,雖然龍是十二生肖中唯一虛構的動物,但人們對它有一種特殊的感情。上下五千年,龍文化已滲透到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自漢代以后,隨著龍的日趨神圣化,從宮廷到民間,在地名、河流、古建筑裝飾有龍圖案的就更為普遍,直到近代仍十分常見。例如:以龍為地名的有鄞州區云龍鎮、慈溪龍山鎮等,江北莊橋還有條白龍江。還有龍王,俗話說“大水沖了龍王廟,自家人不認識自家人”。寧波以前有為數不少的龍王廟,在城西望春街道,至今還保存著“白龍王廟”古建筑。盡管寧波許多龍王廟如今已不復存在,但寧波街巷地名中仍有不少留有“龍”字,如江東就有一處巷子叫潛龍巷。現存的寧波古建筑,特別是宮殿式建筑,如寧波的慶安會館、慈溪的靈龍宮、奉化的蕭王廟等古建筑中有許多龍的雕刻圖案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祭祀龍王的寺廟
1.靈龍宮俗稱龍廷,位于慈溪市掌起鎮任佳溪村,據《鎮海縣志》記載:“靈龍宮在任佳溪,祀石陡龍神,向在沙湖廟內附祀,清道光間,于廟東南隅又建龍宮,祈禱甚驗。”
靈龍宮是舊時里人敬奉龍神的重要場所,每逢旱情,必抬龍王到此求雨,尤以端午節龍廷廟會的場面為盛。
靈龍宮青磚黛瓦,古樸雄偉,中軸線上有宮門、戲臺、大殿以及左右廂房五個單元,占地面積700多平方米。大殿,平面呈正方形,面寬三開間,重檐歇山頂,廊檐裝飾卷篷式抬頭軒,雀替、月梁上雕刻著雙鳳、花卉等富貴吉祥圖案,展示了較高的藝術水準。大殿東西二壁描繪著“云龍噴水”大型壁畫,氣勢磅礴。
1982年,慈溪縣人民政府將靈龍宮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2.寧波城西白龍王廟,初建于宋、重修于清康熙年間,曾是歷代縣令郡守祭神祈雨之所。清康熙時所立的《重修白龍王廟碑記》保存完好。其他現存的白龍王廟還有寧波福明柳隘白龍王廟、江北白龍王廟等。
寧波古建筑上的龍裝飾
除了祭祀龍王的寺廟外,寧波傳統建筑中的龍飾主要體現在柱子、藻井、屋脊、龍吻等處,大多用以裝飾和祈求神靈保佑。
1.龍柱
龍柱又稱蟠龍柱,是寺廟特有的建筑,象征著未升天的龍,所以盤旋在柱子上。龍柱是建筑構件之一,亦有裝飾效果,龍柱隨時代演變而有不同,早期龍柱柱徑小、雕功樸拙,年代越近的龍柱越大、雕飾越復雜。寧波龍柱通常以石為雕刻的材料。
奉化蕭王廟在蒼翠的同山北麓,它始建于北宋天禧二年(1018年),現存的廟宇,重修于明正德七年(1512年),布局有序,結構巧妙。正殿前檐有明代雕刻的石質云紋龍柱4根,四條游龍盤柱而下,翹首昂尾、張牙舞爪、神態各異、氣韻生動。廟門前左右墻上,書“龍”、“虎”大字各一,字徑達2.5米,筆力雄健奔放。
慶安會館龍鳳石柱之“絕”,集中反映在正殿一對蟠龍石柱和一對鳳凰牡丹石柱上。柱高4米多,采用了高浮雕和鏤空相結合的雕刻技術,形態逼真,構思獨特,配以精致的柱礎,為國內罕見的石雕工藝精品。蟠龍石柱上的盤龍須眉怒張,倒掛攀附柱上,張牙舞爪,周身云霧翻滾,兩只蝙蝠在云霧中上下飛舞;兩根鳳凰牡丹石柱分立在兩邊,上截是鳳,下截是凰,半露柱外,振翅欲飛。緊靠著鳳凰石柱的墻面上各鑲兩塊梅園石淺雕條屏,浮雕深度不到一厘米,將“西湖十景”圖作了精雕細琢,與龍鳳石柱形成了粗獷與細膩、展現動與靜的韻律之美。
2.龍井
說到“龍井”有人會想到西湖龍井,此龍井非彼龍井。這里的“龍井”是龍藻井。所謂“藻井”,就是在天花板頂部上的穹隆狀上,裝飾成一種藻紋,其凹如井,故名“藻井”。如果藻井中的裝飾紋是龍紋,即龍藻井。
龍藻井在古建筑中不僅起到裝飾作用,它還有著重要的功能。一般來看是使主體物更加莊嚴。古人對藻井制作一般都用木材,采取木結構的方式做出方形、圓形、八角形,以不同層次向上凸出,每一層的邊沿處都做出斗拱,而這個斗拱做成木構建筑的真實式樣,做得極其精細,斗拱承托梁枋,再支撐拱頂,最中心部位的垂蓮柱為二龍戲珠,圖案極為豐富。龍藻井最為著名的就是寧波慶安會館的戲臺藻井。戲臺的藻井是一個雞籠頂,這個藻井用了數百花板榫接而成,朱金俯面靚麗炫目。藻井四角是四個代表福祉的變形蝙蝠,戲臺四周木欄上雕有若干個龍吐珠的形象。當然最令人驚嘆的就是戲臺頂部四周的斗拱、掛落和花板,把寧波朱金木雕的精美工藝表現得淋漓盡致。花板使用浮雕手法,主要刻畫了“三英戰呂布”等三國故事;三條掛落則使用了透雕手法,雕出了三組雙龍戲珠和鳳戲牡丹圖案;而斗拱則都化成了龍頭和一只只展翅的鳳凰;“出將”“入相”之處也做成了龍狀。
3.龍吻
古人傳說,宮殿、廟宇等屋脊上裝飾“龍吻獸”可避火災,驅魑魅。起初并不是龍形的,是由簡單的翹突逐漸形成動物形的脊飾,有鳥形的,更多的是魚龍形的,最早的記載可以追溯到周代,《三禮圖》中的周王城圖屋脊兩端就有這類裝飾物。鳥形演變為鴟尾(傳說是一種海中能滅火的神物),至中唐或晚唐出現張口吞脊的鴟吻。宋代以后龍形的吻獸增多,清時已很普遍,表面飾龍紋四爪騰空,龍首怒目張口吞住正脊,脊上插著一柄寶劍,藝術形象完美,稱為“正吻”、“龍吻”。寧波古建筑最經典的“龍吻”在寧波秦氏支祠。祠堂主樓的正脊兩頭上的龍吻,其造型嚴謹、秀麗,通身刻有飾龍紋鱗甲,四爪騰空,龍首怒目,張口吞住長長的正脊,做工十分精細,是脊飾構件工藝制作水平的頂峰之作。
這個仰起的龍頭,有數條曲折的金屬龍胡須,伸向天空,后面連接著一根細細的金屬絲,直通地下。這樣奇妙的裝置,在發生雷擊的時候,電流會從龍胡須沿線下行地底,起到了避雷針的作用。據考證,我國在三國和南北朝時期的建筑物,就已經有了這種“龍的胡須”。那時神州大地,廟宇、古塔如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但遭受雷擊的記載卻很少見。當然,不是神靈保佑,而是“龍的胡須”的神奇避雷保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