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漢闕建筑的文化特色及其當代意義
作為漢代宮殿、祠堂、陵墓前的裝飾性建筑,通常位于門前走廊兩側。它不僅是一種古老的建筑藝術,而且具有獨特的中國傳統文化特色,是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的表現之一。漢闕建筑的文化特色是天人合一思想文化在建筑造型和材料上的體現,以及傳統建筑及其環境中人與自然和諧觀的體現,為當代建筑文化的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生活離不開建筑。建筑是歷史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研究對象,我們可以了解古人的特點和精神文化。建筑忠實地記錄了時代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建筑是人類藝術、技術和文化發展的見證。本文擬通過研究其源流,探索其建筑特色,探索現有漢闕實物(不包括現有漢像石、畫像磚、壁畫中漢闕、出土陪葬陶闕)的文化特色,為解決當代中國建筑設計和城市規劃中缺乏文化特色提供有益的參考。
一、漢闕源流及保存現狀
闕是中國古代宮殿、城墻、陵墓、祠堂和祠堂大門兩側的裝飾性建筑,也被稱為闕門或門闕。闕門起源于周代,歷經漢唐,延續至明清,從未中斷過。隨著各個時期社會歷史條件的不同,闕門的形代代相傳。
1.漢闕源流。闕,原名觀,歷史悠久。據文獻記載,周代時闕門的建筑形式已經存在,主要是宮闕和城闕。三輔黃圖說:闕,觀也,周置兩觀,以表宮門,其上可居,登之可遠觀,故謂觀。《詩經》和《詩經》中記載最早的城闕·鄭風·紫金說:縱我不去,子寧不來?在城闕兮,挑西達西。”可知周代已有了“宮闕”和“城闕”。最初的闕大約是宮外或城外的一種防御建筑,高高的臺基上有建筑,守衛者可以站在上面環顧四周,所以又稱觀。因為是建在宮門旁的建筑,因為它的建筑高大醒目,所以闕成了天子頒布政令的地方,叫象魏。《三輔黃圖》對此也有記載:門闕,天子號令,賞罰也由出。這里的闕又成了天子公布法令的地方,這樣的闕就成了國家和天子的象征。
漢代時期,闕作為一種裝飾性建筑,在歷史發展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長期以來,它被廣泛建在宮殿、寺廟、寺廟、墳墓、學校和井泉之前,以襯托和美化主樓,增強建筑群的莊嚴感。于是闕除了宮闕、城闕外又有了門闕、墓闕之分。漢了象征王權的尊嚴或高貴,漢代的城門、宮殿和顯宦之家往往要立闕。東漢時期,宗廟祠堂、墓家神道前的石闕開始全用石材建造,石闕不易破壞,歷經千年滄桑,部分得以保留。它可以成為我們進一步理解和研究的對象。
魏晉南北朝后至明清時期,闕門作為禮制建筑依然存在,發展變化。闕門的種類明顯減少。雖然一些新的闕門形狀短暫出現,但并不是闕門的主流形狀。魏晉南北朝塢壁闕、北齊石棺闕等短期流行。隋唐時期闕的主要形式是宮闕和陵闕。宮闕如大明宮含元殿前的棲鳳閣、翔鸞閣,是典型的宮殿三出闕建筑。自隋唐以來,宮闕僅位于南門,改變了漢闕放置在建筑旁邊的習慣。其形狀為左右雙闕突出,用于宮城正門,呈凹形平面布局。這種闕門形狀由隋至清,歷代因襲大致不變。現存最典型的建筑是北京清現存最典型的建筑。陵闕最典型的實物資料是陜西唐乾陵考古發掘的乳峰三出闕遺址和南神門外三出闕遺址。河南鞏縣北宋皇陵的闕臺依然清晰可見。隋唐以后,城闕、塢壁闕、宅第闕、墓闕、廟闕等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2.漢闕建筑特色。作為漢代宮殿、祠堂、陵墓前的裝飾性建筑,通常位于門前走廊兩側。漢闕作為一種石材建筑,具有仿木結構的特點。漢代石闕模仿木質建筑的結構和風格,雕刻有柱、仿、檐、蓋等木質建筑構件,特別簡約典雅,為漢代其他建筑結構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信息。石闕的形狀就像一座古典建筑,從上到下可分為三部分:闕頂、闕身、臺基。闕頂是屋頂,用石頭雕刻仿木的脊飾、瓦當、柱子、檐屋等形狀,就像木屋檐一樣,既有遮雨功能,又有裝飾性。闕相當于房子房子。它由多層石頭堆砌而成。斗拱、欄桿、人物和圖像雕刻在石頭上,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它還雕刻了模仿木結構的欄目和柱子,襯托出上面的亭子高大而雄偉。臺基代表了中國古代建筑中常見的夯土臺基。整個圓的形狀大大小小,雖然比木闕有一定比例的縮小,但也表現出雄偉的氣象,堪稱最早的縮小景觀。另外,由于石闕位于神道兩側,因此分為東西闕。大多數闕又有主、耳闕之分,耳闕靠近主闕而略矮,顯得錯落有致。左右闕隔神道遙相呼應,珠聯璧合。
3.漢闕的保存現狀。據考古學家統計,漢代只有29個石闕,保存完好,大部分建于東漢。這些闕是當時祠堂或墳墓前的神道闕,主要分布在河南登封、山東平邑、四川綿陽、梓潼、德陽、雅安、蘆山、西昌、重慶渠縣、忠縣等地,其中川渝最為集中,占中國地面總石闕的90%以上。著名歷史學家翦伯贊先生認為,漢闕多在四川(原包括重慶)并非偶然。至于四川,在兩漢時期,工業發展,屠(奢)之風由來已久。這就是四川多漢闕的原因。雅安高一闕、綿陽平陽府君闕、渠縣馮煥闕、沈府君闕等四川漢闕中,都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漢闕建筑的文化特色
建筑體現了特定的文化觀念和文化信念,是文化的具體體現。漢闕作為中國古典建筑,深刻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觀念。這一傳統哲學理念將天地萬物生命化,在世界人心與宇宙之間建立了一定的感應關系。這種宇宙觀是天與人的統一,物質與精神同流,萬物生命運行,生命與自然相互感知,人們敬畏上帝,服從自然,從而與自然協調,這種生命倫理表達了人類擺脫宗教束縛的努力,倡導人與自然的和諧。這種天人合一的觀念對文學、藝術甚至中國人的行為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尤其是對建筑。中國傳統建筑一直以實現與自然的協調而聞名。建筑行業的專家學者也經常用天人合一的哲學概念來概論中國傳統建筑的特點。縱觀中國歷史,這一觀念受到歷代思想家的重視,也受到眾多建筑大師的遵守。
通過了解漢闕中國傳統建筑形式中天人合一的文化特征,我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國傳統建筑,更生動地欣賞中國建筑空間中包容的精神生活。
1.漢闕造型中的文化特征。以天人合一為核心的中國傳統思想,為和諧建立了中國文明的倫理秩序。這種秩序體現在建筑空間上,形成了中國獨特的空間觀。漢闕造型中這種空間觀的體現是平衡對稱。在中國人的觀念中,對稱的觀念反映了對人體形態的看法。生為房屋、院落,死為墓闕。這一文化特征對漢闕造型的具體影響主要體現在漢闕的對稱性和三段結構上。
大多數中國傳統建筑都是以北朝南為原則的。庭院加上中軸對稱原則,體現了深厚的人文精神。一個簡單的三合院,其實等于一個張臂向前的人形,主房是人,兩廂是兩臂,圍繞著自己的世界(天井)。漢闕作為主人死后的陰宅,深受其視死如生觀念的影響,因此在其空間配置上也采用了墓面南、雙闕分東的格局。雙闕采用中軸對稱分離,這也是天人合一思想的體現。因為人體軀干是對稱的,所以只有按照墳墓為中軸線,對稱排列兩闕。這種排列模式,再加上兩闕三段結構所體現的三才思想,石闕石仿木結構所體現的生生不息的生命觀,真正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周易》是陰陽學說的圣經,中國文化的所有形式都可以在《周易》中找到。《周易·乾卦大人與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時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兇。先天而天弗違,后天而奉天。”明確提出了天、地、人三才合一的思想,這樣人們在自然變化未發生之前對自然加以引導,在其變化既成之后,注意與它相適應,從而做到天隨人愿,人不違天。在《周易》中,天、地、人的三才之道被視為一個整體。這一整體觀念在中國傳統建筑中有著鮮明的體現。前面提到的漢闕,就像中國傳統建筑(屋頂是天,臺基是地,房子是人)一樣,擁有闕頂、闕身、臺基等三段造型。可以理解天、地、人三才的觀念。闕頂即天,闕為人,臺基為地,體現了三才合一的理念。佛教東來之前,中國宗教以崇天為主,輔以神話,甚至相信長生不老,身體升天,所以古代皇帝喜歡筑高臺祭神。所謂靈臺、瑤臺是介于崇拜與娛樂之間的建筑。臺基就是這種能達到人神相通的高臺變體。
2.漢闕材料所反映的生命建筑觀。自周代以來,中國人民樹立了命運的觀念。天命取代神秘而恐怖的神只,是一大進步;因為命運是人類道德和行為的投射。作為天人合一哲學的重要文化宣示——上帝有美德,這使我們關注珍惜一切的生命,善待生命,但也提醒自己關注生命的延長和延續,這已成為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的核心概念。
闕按照建筑材料可分為木結構、石結構和石仿木結構等。石木兩種材料并非偶然,這實際上是生命建筑觀的體現。中國的建筑文化是一種土木文化,所以在古代被稱為土木,所以石頭建筑沒有像西方那樣發展。事實上,中國可以在漢代建造相當精致的拱頂。秦漢兩代的建筑磚是空心磚和印花磚。它們是當時世界上最高水平的產品,主要用于墓葬。由于磚石墓的發展,商周以來長期使用的木棺墓逐漸減少,漢末三國幾乎消失。這其中更重要的原因主要是中國人認為石材其質地近金,有肅殺之氣,暗示著死亡,磚石屬土,是應該被踩在腳下的,只是地面下或腳下的建材。因此,磚石被廣泛應用于修墳造墓,也就是為什么漢代闕都是石制的。
對于日常生活,雖然中國人很早就發明了瓷磚,漢代可以做磚,隋朝,趙州橋石拱技術完美,但中國人故意選擇木材,因為木材的壽命幾乎相當于人類的壽命,所以建筑的生活似乎適合生活的悲歡離合,古建筑自然。在中國文化中,木材是向上生長的樹木,代表著生命。漢代五行中,木象征生氣,以青龍為標志,方向為東,土也是吉祥象,居中央,主方正。它與木材相輔相成。這就是為什么漢闕雖然是石頭做的,但都要做成仿木結構。
3.漢闕所蘊含的升仙思想。在周代,闕是天子宮的特殊建筑,是天子的居所。天子是受命于天的神人,所以只有上帝及其子孫才能生活在這樣一座神界的建筑里,所以闕有一種崇高感和神秘感。古代文獻中,闕常與宮、天等相連,如宮闕、天闕等。此外,在漢晉時期的一些文獻和道教經典中,闕常被稱為神仙界的建筑。闕的精神內核是大門,是人神兩界的交通門戶,是人成仙時通往大國的門戶。漢代神仙家認為,神仙有很好的居住觀和建筑。因此,觀和闕成了人們向往的仙境象征。在在思想內涵上,漢代的闕和觀具有通過建筑藝術的審美形式表達向往神仙世界理想的文化特征。由于闕和觀的思想價值超過了建筑藝術形式本身的價值,成為中國神仙信仰中神仙天門的象征符號和神仙交通的媒介。神仙思想是漢闕石刻和肖像石藝術的母題,而闕是母題的象征符號和媒介。
由于秦漢時期最高統治者對神仙世界的向往和追求,他們在奢華的現實生活中不遺余力地模仿理想的神仙境界。這一點在秦陵發現的三和漢宮內的廣州宮殿可以證明這一點,這引導了當時的神學家、藝術家和建筑師竭盡全力,并對這個時代和未來的君主和大臣們相互關聯的不朽觀念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從漢闕上描繪的內容來看,漢闕多描繪了各種神話傳說、仙人、莊園、宴會、舞蹈、市場、勞動等活動,希望墓主能進入天門,繼續享受舞蹈生活。或者描繪漢人心目中的神圣吉祥之物,如神獸天祿、辟邪、四方神,尤其是南方神朱雀,象征著陽神的飛升(如乘鶴西升成仙),讓死者盡快飛上仙宮;此外,還有青龍、白虎等。這些都是漢代人價值觀的體現,說明漢人認為這些內容有望產生通神通天的功能。因為按照中國古代的神話,自從絕地天通以來,地上人與天堂的聯系就被阻斷了,只有那些偉大的美德才能最終與天堂聯系起來。因此,如果你想進入天堂的不朽境界,你不僅應該廣泛修復它的美德,還應該有一個階梯通天空。有些人甚至直接雕刻天門。這種仙境中有闕門的宗教觀念,與楚辭中的皇帝一致。對開西天門的描述是一脈相承的,是通往天堂的唯一途徑,充分說明人們有以闕代仙的觀念。而且石闕的建筑風格主要采用仿樓閣式,頗具仙境重天之意。
可以看出,漢代漢闕建筑的繁榮已經成為一件自然的事情。漢代是黃老思想和神仙思想流行的時期。宮中建闕不僅隱含了宮殿是神界建筑的思想,也反映了漢武帝對不朽的渴望。這種宮闕建筑往往高聳入云,恰恰體現了脫離凡界、進入仙界、天子居天的思想。墓闕是墓主死后登上仙界的天梯,是交通人神兩界的門戶。漢代闕和觀的思想價值已經超越了建筑藝術形式本身的價值,成為漢代神仙信仰中仙界大門的象征符號,人仙交通的媒介。漢闕在這里被賦予了深刻的文化內涵。它不僅是禮儀符號,也是宗教符號,成為當時社會的巫術工具之一。
三、漢闕建筑的當代意義
漢闕作為漢代建筑的文化習俗,在西漢興起,流行了400多年,直到東漢末年。雖然這種習慣已經消亡,但漢闕儲存的社會文化信息卻歷久彌顯,不斷激發后人的想象力。漢闕原本是墓葬,現已被視為珍貴的藝術作品。只有探索這些藝術作品與中國傳統天人合一文化特征的聯系,才能為中國當代建筑文化提供參考。在幾年前的全國大劇院設計競賽中,中國建筑師的計劃失敗。除了我們缺乏積累和經驗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缺乏自己的文化特征和精神。縱觀當時國內外所有的方案,不是東西方文化的差異,而是西方文化和仿西方文化的差異。
1.重塑漢闕和時代精神。漢闕是集建筑、雕塑、繪畫為一體的民族藝術。通過其造型、結構、材質及其生動生動的畫面,展現了漢代人的思想和審美觀,形成了漢代藝術的特殊氣勢和古拙風格,展現了整體靈動、浪漫、進取的時代精神——漢代精神。這種精神是一種開放的文化精神。在當今的文化全球化中,隨著西方文化的擴張,中國城市中具有傳統特色的建筑正被歐洲風格的高層建筑所取代。城市的風格是千城一面。在金錢至上觀念的影響下,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日益枯萎。因此,在當代中國,傳統的建筑風格和文化內涵應該在建筑文化中繼承和發揚,中西建筑文化應該同等重視建筑設計和城市規劃,最終形成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建筑文化和城市模式。
2.漢闕和當代建筑文化。中國傳統建筑經歷了漫長的演變歷史,積累了豐富的中國民族文化遺產。中國傳統建筑作為中國文化的典型物質載體,在民族文化的影響下,從自然演變和經驗積累中逐漸形成了獨特的建筑體系。這一體系是基于中國古代對自然的審美觀——天人合一思想。從中國傳統文化的角度來看,天人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具有同構同源的特點,這也是中國傳統建筑具有審美魅力的文化因素。也就是說,這一因素使中國建筑呈現出一種既親切又理性、安靜又遙遠的藝術風格。
建筑文化中天人合一文化特征的集中體現,是中國建筑所體現的和諧有機自然觀。換句話說,和諧就是將建筑、人與自然環境有機統一。在當代建筑規劃設計中,要突出強調自然的完整性、建筑本身與環境的協調以及事物之間內在關系的有機自然觀,使人與自然、人與宇宙、建筑與自然融為一體。
中國傳統建筑的現代轉型是中國傳統建筑文化與西方建筑文化融合的必然結果。中國建筑應完成現代轉型的歷史使命,真正走出傳統與現代、民族與世界有機融合的道路。中國古代建筑的發展觀是天人合一的建筑發展觀。漢闕建筑的價值不僅在于其特殊的外在形式,更在于其豐富的天人合一文化內涵。對于當代中國的仿古建筑,不僅要停留在其外在形式上,還要做一些盲目的模仿或隨意的組合。當代中國的建筑文化應該是民族時代建筑文化的體現,是傳統優秀文化統優秀文化的繼承,是空間坐標上世界文明的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