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開封最古老的河南古建筑繁塔
歷史上的開封有東京夢華和汴京富麗天下無的美譽北宋東京開封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開封作為中國八大古都之一,有2700多年的歷史,是清明上河圖的原創地。
古開封有一句民間諺語,鐵塔高,鐵塔高,鐵塔只有復雜(pó)塔腰。這兩座塔曾經是大宋皇都的雙地標,它們的價值不低于塔。繁塔建于北宋開寶七年(公元974年),比鐵塔(公元1049年)早75年。歷史上,繁塔原高240英尺(73米),是開封最高的塔,高度和體積都超過了塔。
繁塔以開封城外東南1.5公里的繁臺命名。據說當年附近的居民大多是繁姓,所以這個自然形成的高臺叫繁臺。古代的繁塔臺面寬闊。每年春天,繁塔上的桃李爭春,百花齊放,綠樹繁茂,殿字異常。人們在春天欣賞鮮花,燒香拜佛,喝酒寫詩,稱繁塔春為開封八景之一。
繁塔原名興慈塔,又稱天清寺塔,因為它建于北宋四大皇家寺廟之一的天清寺。它是開封地區建造的第一座佛塔,也是開封地區最古老的建筑。它有1000多年的歷史。繁臺高,繁臺上建的繁塔高,九層寶塔,曾經是首都第一高。
繁塔自籌建至竣工花了20多年時間,但竣工后在災難中多次受損。特別是元末,天清寺被戰爭摧毀,九層的繁塔因雷擊只剩下七層。明朝永樂年間,明朝成祖朱迪擔心周王朱堯在開封造反,于是派人到開封鏟除龍氣。除了拆除周王府和其他重要建筑外,還破壞了繁塔。塔的七級是第四級,第三級是第三級。
清代順治時期,僧人桂山游歷至此,致力于修復繁塔。桂山和尚修復了繁塔的三層原塔后,用周圍的舊磚在三層原塔上蓋了七層實心塔,封住了塔頂,使繁塔形成了三層塔上堆疊小塔的奇特形狀,一直延續到今天。
現在復雜的塔高36.68米,塔基面積501.6平方米,一磚一佛,內外都鑲嵌著佛像磚,所以復雜的塔也被稱為萬佛塔。復雜的塔以其獨特的建筑風格、精美的佛像磚雕、豐富的紀念碑、罕見的書法藝術、珍貴的宮殿材料和神秘的層次而聞名于國內外。
復雜的塔基層建造了高密封墻,增加了塔基礎,增強了抗壓能力。除了六角形的特殊形狀外,一磚一佛也是世界著名的資本,在現有的塔中非常罕見。復雜的塔內有一個塔的心室,通道和樓梯進入。每層都有一個向外的通道和一個望口,可以俯瞰周圍。塔的心室和復雜的塔的外墻一樣,有不同形狀的小佛像。
塔的結構,塔基南北有拱門,每層檐口由斗拱支撐。一樓有兩個塔心室,可以進出,但不相通。從南門到六角形塔心室,有三層木梯。沿登道也可以從北門到三層。第二層有兩個通道和四個佛洞。第三層僅為西北通道,前后佛洞,各層結構不同。如果你想從第三層爬到大塔平臺,或者下到第二層佛洞或上塔頂,你必須走出洞門,沿著外墻的塔檐上下盤旋,這就是所謂的自內而上,自外而上,登在頂端。
不僅如此,塔內外的墻壁還鑲嵌著大約7000塊佛像磚和108種形象,包括佛、菩薩、羅漢、妓樂等。仔細看塔身佛像磚,顏色深度不同,形狀略有差異。宋代有原裝貨,元明有修補磚,1982年最新修補的佛像磚。佛像表情細膩逼真,形象鮮明生動,相貌各異,形態多樣,將繁塔襯托得十分壯觀,展現了宋代雕刻藝術家的超人技藝。
塔的內壁和外壁都鑲嵌著佛像瓷磚,由不同的釉灰色方磚制成。塔表面的每一塊磚都是一英尺見方,是一個凹圓形的佛龕。神龕里有凸起的佛像,一磚一佛,坐在里面。佛像的姿勢、衣著和表情都有自己的特點。佛像有端坐在單蓮座或束腰蓮座上的人:手持各種法器的佛像;還有騎青獅的文殊和騎白象的普賢二菩薩;觀音菩薩有六臂或十二臂,樂妓等。在中國古的陶土佛像磚遍布塔身,在中國古塔中,開創了北宋佛塔的獨特門類。豐富多彩的佛像對中原佛教藝術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在繁塔內各層的墻壁和道路上,有各種各樣的宋代石刻標題,鑲嵌著200多個紀念碑,主要是宋代。其中,宋代書法家洛陽人趙仁安寫的三經最為著名。雕刻的石頭周圍雕刻著蓮花花瓣圖案的裝飾,雕刻技術精湛而精彩。它不僅是研究繁塔歷史的寶貴材料,也是書法藝術的瑰寶。
唐之前佛塔多為四角空心塔,宋以后多為八角實心塔。繁塔是四角空心塔向八角實心塔過渡的類型,也是研究佛塔建筑發展、演變的珍貴實物資料。1988年,繁塔成為第三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幾千年來,繁塔幾乎沒有損壞,是北宋從未經過大修和保證的真實遺產。它蘊含著豐富而罕見的文物信息,在北宋文化、建筑、藝術、宗教等方面具有珍貴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