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古建寫生-漳水遺珍
渾漳河位于山西省東南部,由長子縣發鳩山的南源、沁縣漳源村的西源、榆社縣柳溝的北源匯聚而成。南源和西源首先在襄垣縣甘村交匯,在合河口接受了北源之水,起初被稱為渾漳河。濁漳之水流經黎城、鹿城和平,向東進入河北省界,與北清漳河匯合為漳河。在流過潞城、平順境內的20余公里河谷沿線分布著大量的古村落和古廟宇,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就有八處,在全國范圍內都已經是鳳毛麟角般珍稀的唐、五代、宋等時期的古建筑在這條河谷兩岸竟然多有遺存,堪稱是一條蘊含著千年遺珍的黃金水道。
原起寺
鹿城市黃牛蹄鄉新安村位于濁漳河西岸,是進入河谷的第一站。從西北來的濁漳河在村邊畫了一條弧線,向東進入平順縣。村東北附近有鳳凰山,像中流砥柱一樣臨淵而立,山頂平臺上建有原始寺廟。綠樹之間露出青瓦飛檐,其間點綴著纖細美麗的寶塔。從遠處望去,波光粼粼的渾濁漳河浩蕩東去,青山碧水相得益彰,遠近村舍若隱若現,展開了一幅美麗的山水長卷,原始寺廟簡直就是一個極好的觀景臺。
原始寺廟建于唐天寶六年(747年)。由于山頂面積小,寺廟規模不大。經過歷代的修復,有一座宋構大雄殿,有三座寬闊的單檐山頂。寺廟前面有四個十字山頂的香亭,東面有三座懸掛的山頂寺廟,西面有一座磚塔。
塔名大圣寶塔,俗稱青龍塔,是宋元佑二年(1087年)建造的,高17米,八角七級密檐磚塔。一樓最高,南面開拱門,其他墻上裝飾著磚雕門窗。每層塔檐下都有精美的磚雕仿木拱門,結構復雜,風格多樣。塔檐逐漸從第四層向上收分,頂部有一個寶瓶塔剎車,由鐵鑄力士拖動加固,每個屋檐角的上半身都有鎖鏈。不幸的是,宋代的鐵人多年前被盜,現在的力士在以后的維護中得到了補充。
天臺庵
過河向北十余里后,來到了平順縣北耽車鄉的王曲村,這座小村中深藏著一座極其寶貴的唐代建筑——天臺庵。
唐代以前沒有木結構建筑。唐代只有四座木結構,都在山西省:五臺山佛光寺東殿、南禪寺、瑞城廣仁王廟。這是早期木結構建筑中極其珍貴的例子。它在中國古代建筑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當你來到天臺寺時,你會感到朝圣。
天臺庵是佛教創立最早的宗派天臺宗庵堂,位于王曲村西部高地,北朝南,面河而建,視野開闊,景色宜人。庭院是一個寬,深三個單屋檐休息山頂寺廟,建在約1米高的石基礎上,建筑本身不大,但屋頂很大,屋檐遠,如開翼,整體簡單簡單,不重豪華裝飾,展現了唐代建筑簡潔氛圍的特點,雖然后代多次維護,但主體結構沒有改變。四根支撐檐角的木柱是后人修復時加的,殿頂的琉璃脊飾改為金代。
大云院
告別王曲村,回到原寺下的辛安橋,從這里向東不遠,然后到平順縣北延車鄉實會村。這是一個靠近山川、南北狹長的村莊。村北的龍耳山群峰環繞,九條支脈神奇地繞成半弧形,像九龍一樣聚集在一起。中心有一座突起的山峰,像九龍戲珠一樣,山下有一座古老的大云庭院。
大云院創建于五代后晉天福三年(938年),原名“仙巖院”,兩年后修建正殿大佛殿(彌陀殿),宋建隆元年(960年)時,已經有殿堂一百多間。宋太平興國八年(983年)敕賜“大院禪院”,遂成一方名勝,可惜因明代山洪暴發,全寺幾乎遭遇滅頂之災,除了彌陀殿之外的房屋均被沖毀,所以現存寺院建筑多為清代增建。
大云院有兩個院落,由山門、天王殿、彌陀寺、后殿和兩側的配殿組成,其中最珍貴的是后晉天福五年(940年)建造的彌陀殿。
彌陀寺建在石臺基上,面寬,深,單屋檐休息山頂,屋頂巨大,舉折溫和,屋檐寬,材料規則,屋檐,類似于高平崇明寺建于北宋的中佛寺,既有唐代簡約的氛圍,又開啟了宋代建筑的先例。唐代沒有的普柏方出現在彌陀殿,熟練運用各種形式的駝峰,處于承上啟下的轉折期。彌陀殿正面間設板門,兩側為直格窗,后墻只在中心開一扇門。殿內有五代時期唯一的寺廟壁畫。
山門外西側側的山腳下,有一座七寶塔,建于德國第一年(954年)。這座塔是青石雕刻和建造的,高約6米。塔門旁的將軍、塔的力士和塔腰上的妓女浮雕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石塔已被破壞,經過多次修復,以恢復舊的外觀。
現存五代有山西平順龍門寺西配殿、平遙鎮國寺萬佛殿、河北正定文廟大成殿四座建筑,其中三座在山西,五代社會動蕩,木質建筑至今難得生存。
佛頭寺
從實會村沿渾漳河谷一路東去,兩邊都是青山壁立,路邊有大河奔流,崖頭水畔村舍散落,山鄉景色好。
二十多里后,從一座水泥大橋上跨過濁漳河,來到南岸臺地上的平順縣陽高鄉車當村,村子西、南兩面大山環抱,保存有許多老宅院和廟宇。在村西的山坡下有一座小寺,因其背靠的山峰形似一尊佛頭,得名“佛頭寺”。
佛頭寺朝南,建在高地上。據說原來有兩個庭院,但經過變化,大部分建筑都被摧毀了。只有一座佛殿還存在,有三個寬的屋頂,四個深的房間。平面是近方形的,前面是兩扇窗戶,后面只在中央開門。目前還沒有建筑時代的準確記錄,但根據木結構判斷是宋代建造的,被廣泛接受。
淳化寺
車當村被一條河隔開,就是陽高鄉政府所在的陽高村。斷斷續續的村堡石墻和兩扇殘存的村門展現了悠久的歷史。陽高村古名羔羊,坐北向南,背靠群山,面朝大河,給初來者一種平靜大氣的印象。進村后,從遠處可以看到村中央廣場上的一座古剎,那就是金代遺產淳化寺。
淳化寺成立于北齊天保年間(550-559年),宋開寶年間(968-976年)初期重建,原名龍門禪院于淳化二年(991年)改名為淳化寺,舊規模大,號稱一方名勝,現在只有一座金代建的正殿還在。正殿面寬三間,深六椽,單檐休息山頂,下部有一個石臺基,前后開門,前后兩間直格窗,外觀輕盈小巧,托架簡潔樸素,飛檐張揚如翼。
殿前展出了宋開寶三年(970年)兩座殘缺的八角經典建筑,分別出版了《尊盛陀羅尼經》和《金剛般若波羅密經》。據說原本是淳化寺方丈院的舊東西,是道貞和尚寫的。
淳化寺原被陽高中占用,被校舍和住宅包圍。為了保護文物,周圍的房屋被清除并開放成廣場。經過修復,大廳的歷史已經恢復。大殿的墻上鑲嵌著幾塊碑碑,其中有兩首詩:大定自己丑(金大定九年,1169年)。是時任縣長李晏寫的《游龍門山寺,宋家莊防雨,清晨至羊羔喜青書,路上即事》和《游龍門回春華寺》。李晏(1123-1197年),字致美,澤州高平人,號游仙野人,性警敏,迷人尚氣,官至禮部尚書,稱文簡。詩中描述了渾漳河峽谷的景色巖高鳥倦,路轉好峰迎。西石那知數,山花不得名,探水尋源通月寒,披榛得路接雪高。山園懷舊,河轉孤巖激怒濤??梢韵胂螅?00多年前,當李縣令翻山越嶺參觀龍門寺和淳化寺時,峽谷中的原始風格沒有受到干擾,風景必須比現在更加壯麗,道路必須艱難。
今天的道路分山,汽車來回穿梭,高壓塔飛架,古道已經消失,現代文明進步也失去了古人享受純美和超然的領域,只有春古寺仍然堅持和平的佛教世界,看世界,羞辱,告訴我們古老的故事。
回龍寺
從陽高村東走,兩岸的山峰更高。渾濁漳河的河床上突出了巨石,形成了一些淺灘。河水漫過深紅色的石灘,發出歡快的歌聲。候壁村附近的地形突然開闊。河南岸有一層層的黃土平臺。候壁村建在平臺頂部。遠處的太行山與青天相連,成為剪影般的跳躍曲線。
站在河邊俯瞰候壁村,村舍之間有兩座懸掛的山頂建筑,特別不同。低處的一座是回龍寺,是金代的遺產,它有三個寬闊的房間,一個屋檐懸掛在山頂上。有一條走廊,保留了許多早期建筑的特點。一些結構甚至是現有宋金建筑中的孤獨例子,因此意義非凡。不過,回龍寺原來只是村頭莊稼地里隱藏的一座歪斜的老房子,圍墻坍塌,院里長滿雜草和荊棘,殿內堆滿雜物,房梁和墻壁上還隱約可見一部分清代彩繪,現在整個院子已修繕得干凈整齊。
夏禹神祠
候壁村最高處懸山頂的建筑名為夏禹神廟。顧名思義,它是祭祀大禹的地方。當地人也被稱為禹王也叫禹王腦。人們熟悉大禹治水的故事。大禹寺在晉東南部很常見。當地有許多唐帝廟。這些都是村民們祈求好運和豐收的地方。他們的信仰一直延續到今天。夏禹神廟是全村的制高點。東、北、西面臨高崖,視野相當開闊。站在寺廟前環顧四周,卻看到四野群山與云天相連,腳下的大河繞過村莊湍急地向東走去。村里的房子建在山上,散落著。一條石階小徑穿過深巷蜿蜒爬上坡。夏禹神廟與西北回龍寺形成了上下呼應的趨勢,是晉東南村典型的寺廟建筑群。
夏禹神廟是一座朝南的長方形庭院。由于地形限制,庭院空間不寬敞,由兩層樓閣式山門、正殿、東西配殿、廂房組成。山門前還有壁,山門內有三開間倒座,一層通行,二層唱戲。東西配殿均懸山頂,各面寬五間。正殿也懸在山頂上,有三個寬闊的房間,深六個椽子,屋檐下的走廊,明亮的房間的門,兩個房間的直窗。這是元朝的一座建筑。宮殿前有一個月臺。雖然月臺很小,但石雕裝飾精美華麗,有元朝第二年的標題,但元世祖忽必烈和元順帝波爾只有一公斤·妥懽帖睦爾都用過元年號,所以建設年份還不確定。
龍門寺
從候壁村到平順縣東北角的石城鎮,繼續沿著渾濁的漳河東走不遠。這是一個卡在太行峽谷咽喉要道上的小鎮。從這里東走不遠,晉、冀、豫交界處。石城鎮歷史悠久,據說趙皇帝石勒始于十六國時期。今天,如果你仔細看看鎮上,你仍然可以找到幾座老房子和寺廟,石城鎮以北的龍門山保存著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龍門寺。
龍門寺位于石城鎮源頭村北部的群山中。周圍的奇峰突兀,懸崖千重。它就像一個巨大的天然座,環繞著寺廟。山坡下有清澈的溪流和玉帶。前面有兩座山峰,東西相對,巖石像龍頭,對峙如門。因此,這座山被稱為龍門山,寺廟也被稱為龍門寺。
據說龍門寺是由法聰禪師在北齊天保年間(550-559年)創建的,原名法華寺,五代后唐時期規模較小。宋初,寺院迎來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規模成倍擴大。宋太祖授予龍門山惠日院牌匾。寺廟里的僧侶最多有300多人,至乾德年間(963-968年)。元朝時期,龍門山方圓七里的土地都是寺廟生產的,龍門寺達到了極端繁榮的局面。不幸的是,它在元末遭受了戰爭的嚴重打擊,大部分建筑變成了焦土瓦礫。寺過明清兩代的修復和恢復,寺院基本形成了現狀。
今天的龍門寺由山門、大雄寶殿、東西配殿、燃燈佛殿、東路圣僧殿、水陸殿、神殿、僧舍、西路僧舍和倉庫組成。
山門朝南建在高臺上,面寬三間,深四椽,懸山頂,明朝前后開門,是進出寺廟的通道,前兩間窗,左右角有磚雕八字影墻,寺廟彩塑有四個天王,具有天王寺的功能。這座山門的主體結構是金代建筑,前后門頂部的大斜拱像盛開的花朵一樣充滿了鮮明的時代特色,極具裝飾性。山門前后檐下陳列著許多巨大的歷代碑刻,向世人展示了寺廟悠久的歷史和繁榮。
由山門、大雄寶殿、東西配殿組成的第一入院落實際上并不大,院內有兩株參天古柏,使空間顯得更加緊湊。大雄寶殿面寬三間,深三間,平面近方形,單檐休息山頂,前后明間現放置隔扇門,前兩間直窗,建在石臺窗,建在石臺基上。殿頂舉折平緩,寬闊的飛檐張揚地向外挑。屋檐下古老的手臂又厚又厚。成群結隊的竹昂似乎在屋檐柱的頂部綻放著盛開的花朵。南墻四柱和北墻兩角柱均為方形抹角石柱。北墻中部和東西山墻為圓木柱,檐角支撐的柱為后世維修時添加,類似于天臺庵,防止出檐過大造成變形下垂。
大雄寶殿建于宋紹圣五年(1098年),歷代多次重建,但主體結構仍保留宋代特色。殿頂的琉璃構件是明成化時期(1465-1487年)燒制的。殿內明代壁畫至今依然絢麗多彩,殿前的石經樓刻有五代后漢乾佑三年(950年)。
大雄寶殿前檐石柱頂8年)戊寅年4月20日》是大雄寶殿前檐石柱頂部有功德主施柱的題記,也被廣泛認為是大雄寶殿的建設時間。后檐東北角石柱頂部有自己丑(1169年)4月縣長李燕參觀龍門寺的標題,記錄了游客的姓名,正與春華寺遺留的題詩碑相印證,這些都是李縣長春季游歷時留下的筆墨!
東配殿寬三間,山頂硬,明朝建造。據《東殿重建》記載,17年(1504年),此前的東配殿已經墻倒塌,房屋腐爛,因此在信徒和僧侶的努力下進行了重建。經過后人的反復修復,改為觀音殿。
西配殿面寬三間,深四椽,山頂懸掛。殿頂坡度平緩,屋檐寬,明間開板門。兩次之間設置直格窗,柱頭不加普柏方,闌尾不出頭。葉子直接坐在柱頭上支撐小拱門,出口跳躍。梁架洗滌簡單,殿內深度窄。因此,沒有內柱,使內部空間更加疏朗,仍延續了濃郁的唐代建筑風格。西配殿是全寺年代最古老的建筑,也是濁漳河谷內可與天臺庵、大云院彌陀殿相比肩的另一座珍寶級早期木構建筑,建于五代后唐同光三年(925年),是國內僅存的四座五代木構建筑之一,比大云院的建造時間還要早,而且也是國內現存最早的懸山頂建筑。
中軸線北端是元代遺產燈佛殿。這座殿寬三間,深四椽,懸在山頂上。前明間是隔扇門,兩次之間有直格窗。前檐下的支架很大,后檐上沒有支架。整體梁架粗糙,從山墻斷面梁架可以看出,只砍倒樹木后稍加砍伐即可使用,元代木結構的獨特氣質撲面而來。燃燈佛即是指佛教中的過去佛,與現在佛(釋迦牟尼佛)和未來佛(彌勒佛)相對應,《過去現在因果經》記載:“燃燈佛初生之日,四方皆明,日月火珠復不為用”,并曾在釋迦牟尼佛前世為善慧童子時,為其授記曰“善男子,汝于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燃燈佛殿后,原來的千佛閣已不存在。
快速穿過草地上的小路,來到寺廟西北山坡上的西塔林。這是寺廟里一些僧侶安息的地方。滄桑過后,只剩下幾座石塔和碑刻,體積不大。它們半隱藏在衰草中。在日落前群山遮擋的灰色色調中,它們顯得無限凄涼。撥開濃密的雜草和荊棘,穿過殘留的石塔,粗略閱讀一些碑文塔銘,發現這些為數不多的遺跡涵蓋了從宋末到明清的近千年,塵封了龍門寺逐漸消失的過去。此外,山門外東南側還有東塔林,規模略小。
風景環繞的龍門古剎不僅僅是一座古廟。除了壯麗的風景,這里的古建筑跨越時代,文物價值高,是其他地方無法比擬的。金門、后唐西配殿、宋大雄寶殿、明東配殿、元燃燈佛殿、明清時期眾多禪宗僧舍。一座寺廟包含五代、宋、金、元、明、清六個朝代的建筑,堪稱千年土木精華的古建筑博物館。這是濁漳河谷眾多古建筑中的佼佼者,也是最值得一游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