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木結構為主的中國古建筑是如何排水的?
大多數中國傳統建筑都是用木頭做骨架的。直覺上,木材容易被水腐蝕。不難看出,我們的祖先在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建筑防水經驗,形成了建筑防水設計理念,如以排為主,以防為輔、多道設防、剛柔并濟、因地制宜、當地選材等。幾千年來,唐、宋、遼的建筑沒有翻新或漏洞,這是一個奇跡。
今天,讓我們了解傳統古代建筑的工匠們是如何排水的?當然,我們今天討論的范圍首先排除了紫禁城等建筑,因為皇家建筑和花園是封建等級制度水平的頂級配置,不普遍。本文以古代民間建筑為模型,分析了古代建筑的排水措施。
外墻材質
在古代,對施工質量的要求非常嚴格,以至于非??量?。例如,在灰色背面,石灰膏與細粘土混合均勻,肉眼看不到白灰點。鋪裝和拍打后,密度可達到永不滲水。
其次,在外墻材料中,使用不怕水浸永久性強的磚墻建筑,并在磚外刷白石灰。這不僅可以防潮、防蟲,還可以與水系統地區的綠色環境相互映襯,形成一種安靜優雅的美,即白墻黑瓦、小橋流水。
防水層數
整個房子,整個房子不僅有一層防水層。首先是屋頂上的瓷磚。窮人通常只有瓷磚。一般來說,它也能起到很好的防水效果。然而,風太大,很容易吹掉瓷磚,人們踩上去也很容易踩碎瓷磚。在古代,人們越富有,屋頂上的防水層就越多。
其次,瓷磚的防水效果也與瓷磚的形狀和鋪設工藝密切相關。
房屋結構
民間古建筑為了防水,一般采用四水歸堂式。以傳統的房間為基本單,房屋開間多為奇數,一般為三間或五間。每個房間寬3~4米,臥室墻高,開間大,前后門貫通,通風方便。墻底部常砌片石,室內地面也鋪石板,一般底層是磚結構,上層是木結構,人多居住在樓上。單體建筑與庭院墻相連,圍成封閉庭院。為了便于通風,院墻上的漏窗大多是開著的,房子前后都是開著的。
排水通道布局
古建筑的基礎長期浸泡在雨水中,容易坍塌,因此排水非常重要。在元代,主要街道兩側有一條明溝;在明代,明溝上覆蓋著一塊石板,通常被稱為板溝,主要是為了防止事故,有點像現在下水道井口覆蓋著井蓋。在清朝,板溝逐漸改造成暗溝。明清時期的下水道仍在使用中。
而江南地區河網密布,以河成街,街橋相連,依河例如,同里古鎮,四面環水,鎮內由15條河流縱橫分為7個小島,由49座橋連接。鎮上家家臨水,家家通舟。明清民居,鱗次排比。古鎮周莊水道可直接通往宅院,主人足不出戶即可上船??可脚R水的安徽省易縣盧村,民宅依溪而建,小溪從上到下貫穿整個村莊,直到村南匯入村外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