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渡寺:北京皇城重要的藏傳佛教寺廟
北京普渡寺位于南池子街東側,普渡寺前巷35號。建于明朝,建于明永樂年間,與紫禁城同齡。原址是明朝南城洪慶宮的一部分。普渡寺靠近紫禁城東華門,是北京皇城重要的藏傳佛教寺廟。
明朝朱迪在這里為朱瞻基建了太孫宮。朱瞻基成為皇帝后,大規模擴建東苑,改名為南內。土木工程變化后,朱祁鈺將英宗囚禁在南內。后來的奪門變化也發生在這里。石亨等人支持朱祁鎮復辟,從朱祁鈺手中奪回王位。
明末被毀,清順治初年改建為攝政王多爾根之瑞親王府。順治七年(1650年)50年)死于喀噶城。二月后,王爵被追趕,王府被移交。康熙三十二年(1694年),縮小規模,將南部改造為緞匹庫,北部改造為瑪哈加喇廟,供奉法神大黑天。
乾隆四十年(1755年)被命名為普度寺,正殿被命名為慈濟殿,行宮、方丈院、小佛殿、僧寮保留或建在正殿、山門兩側。民國時期,張江裁剪了《燕京訪古錄》,寺廟為元代所建,正殿供奉歡喜佛,但這說明清文獻不載,恐怕不準確。從清末到民國年間,普度寺已被軍隊或其他機構使用,只有山門、正殿、方丈院等保存良好,其余部分要么拆除或改變,失去原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間部分被小學使用,周圍的居民建造了大量的平房。2002年至2003年,政府投資了168名小學居民和寺廟界居民,全面修復了臺灣基地、正殿、山門和方丈庭院的北房。其他房屋基地在獲得考古資料后回填保護綠化,成為居住區的公共活動場所。現為北京文物保護單位。
全寺建在磚砌高臺上,平均高約3米,周圍有建筑墻,這是明重華宮宿舍部分的基座。磚臺中間有臺階,正對著山門。山門寬三間,深七檁,大式硬山頂,綠琉璃瓦,調大脊,安吻獸,墻刷紅。前明間辟白石拱門,兩次為裝飾性白石拱窗,石雕仿木菱花扇;背面走廊,金步明間裝板門,兩次白石券窗與前面相同。室內彩畫保存良好,為金龍和璽式,等級很高,應該是瑞親王府時期的遺物。但建筑形狀為佛寺山門,屋頂琉璃等級高于正殿,可能是王府改為佛寺后,外觀發生了變化。
正殿(慈濟殿)建在石須彌座上,但正殿的身體并沒有占據整個座位,座位的比例和雕刻都具有明代特色。可見,這座正殿仍然是明重華宮原有的臺基,后建大殿縮小了規模。殿面寬七間,深三間,前出抱廈面寬三間,深一間,整個殿外加周邊走廊。主廳單檐休息山頂,調整大脊,親吻獸,切割瓦綠琉璃邊;抱廈卷棚休息山頂,綠琉璃瓦黃剪邊。
整個大廳的走廊都有磚墻,前面和山上都有大窗戶,下肩裝飾著六個方形的綠色玻璃磚。大廳的東部分開了兩個內部的房間。屋檐為三層椽子,無斗拱,柱頭裝飾獸木雕,雀替代形式特殊,室內彩畫有許多古代主題,整個建筑具有明顯的滿族宮殿特征,可以得出結論,大廳是順治初年新建的宮殿,建筑瓷磚水平高于大廳,可能是乾隆新增的。
抱廈東南角有一個石圓坑,直徑4.8米,深1.5米左右。北面有石階,可以下到坑底。坑口周圍有八組石雕圖案,雕刻著水波仙怪。它的用途和雕刻主題還有待研究。但是,如果抱廈是后建的,石坑就在室外,可能是滿族薩滿祭祀的設施。大廳西側有五間方丈院北房,七檁前出廊,硬山瓦過山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