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音樂智化寺 中國古代音樂的活化石
智化寺是明英宗最喜歡的太監王震的寺廟,建于明正統九年(1444年),是北京明代最完整的木結構建筑。早在1961年,智化寺就被列為第一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智化寺京樂與智化寺一起傳承了500多年,是中國古代音樂的活化石。清道光、咸豐時期,智化寺音樂逐漸從寺廟傳播到北京周邊地區,成為北方佛曲的代表,被時代稱為"京音樂"。
智化寺建于明朝正統九年(1444年),是明英宗時期的大太監王振"舍宅為寺"后王振善將一些宮廷音樂轉移到寺廟,并組建了一個樂隊,用于寺廟佛教和一些傳統民間活動,即智化寺廟音樂的起源。
傳統的智化寺音樂,又稱北京音樂和智化寺北京音樂,來自明代宮廷禮儀音樂。它是中國現有古代音樂中唯一一種代代傳的音樂,至今保存完好。智化寺京音樂有明年的工尺譜本,有特色樂器、曲牌、詞牌,有按代傳承的表演藝僧。它是中國最古老的音樂,就像西安城隍廟鼓樂、開封大相國寺音樂、五臺山青黃廟音樂和福建南音一樣。智化寺的工尺譜本有年齡,最早的一本是康熙三十三年,由15代藝僧永乾抄錄而成。20世紀50年代,一位僧侶在收拾藏經柜時發現了這本珍貴的譜本,并將其送給了著名音樂家楊蔭瀏先生。楊蔭瀏先生將譜本與寺院25、26代藝僧演奏的音樂進行了比較,發現與幾百年前的音樂相比,它保持得非常完整,沒有任何私人演變。因此,學術界推證,繼續560年的智化寺音樂沒有演變。
智化寺北京音樂具有獨特的藝術特色:音樂風格莊嚴、簡單、優雅,音樂結構龐大、標準化,表演技巧豐富,曲目巨大。
它對繼承有很高的要求,不容易隨意增加或刪除,注重保護繼承。智華寺北京音樂忠實地保留了中國傳統音樂的基本風格,為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和變化提供了典型而生動的例子。從現有數據來看,大多數學者認為北京音樂與唐宋古代音樂有關。
它在曲目、樂器、宮調、演奏方法等方面保存了宋明老制。
傳統曲目有《喜秋風》、《拿天鵝》、《清江引》、《梅花引》、《小華嚴》、《醉翁子》等。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許多中國著名音樂家研究了智化寺京音樂,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智化寺有48首音樂曲目。在宏偉的宮廷音樂和非凡的佛教音樂中,傳統民間音樂的熱情與活潑融為一體。從現有的詞牌名稱可以看出,如清江引、千年、金字經、華嚴燈贊、滾繡球、水鴨等。
智化寺的京樂有八種樂器,每種樂器都有:云鑼、鐺子、∞、箕子、管(古稱苦頭)、笙、笛。但在某些方面,它不同于民間一般樂器。如笙,中國民間一般為十三簧,而智化寺的笙為十七全簧。笛聲也很高。管子是北京音樂的主要樂器,中國民間八孔,智化寺九孔(前七孔,后兩孔)。云鑼,又稱九音鑼,最早為明成化年間制作,音色醇厚,又稱文物。演奏時用錘子敲打,聲音柔和,獨特。
北京音樂有300多首音樂,但到目前為止只有48首音樂。它的樂器分為兩類:一類是演奏樂器,主要包括管、笙、笛;一種是演奏樂器,包括鑼、鼓、鐘、蟋蟀、鉭、子等。樂隊為9人準備了14件樂器。
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準,智化寺京音樂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