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壽山石雕的發展之路
壽山石雕是中國民間雕刻藝術之一,其技法豐富多樣,雕刻精湛,并且在發展中不斷完善,融合了中國畫和各種民間工藝的雕刻技藝和藝術精華。壽山石雕以壽山石為材料,雕刻者運用獨特的雕刻技巧在幾厘米的小石頭上進行創作,其特點之一就是小。由于其十分注重依石造型,因而有"一相抵九工"之說。壽山石雕圓滑而細膩,看起來令人十分賞心悅目,實屬中華民族之瑰寶。壽山石雕已于2006年被列于中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未開化人之美術,無一不與宗教相關聯……于是宗教所最有密切關系者,惟有情感作用,即所謂美感。”
“崇閎幽邃之殿堂,飾以精致之造像……凡此種種皆為美術作用,故能引人入勝。”
近現代教育大家蔡元培先生在《以美育代宗教說》這篇文章中,直白而透徹地點明了宗教與美術的關系。
對于壽山石雕藝術而言,宗教對其的影響毋庸置疑,甚至可以說,宗教對早期的壽山石雕藝術提供了重要的推動和發揚作用。不僅是壽山石雕刻藝術,包括壽山石初見體量的開采,宗教的功勞同樣不可磨滅。
閩地在唐代以前,尚屬中原人口中的“蠻荒之地”。關于唐初福州的模樣,在宋人的形容里是:“始州戶籍衰少,耘鋤所至,甫邇城邑。穹林巨澗,茂木深翳,小離人跡,皆虎豹猿猱之墟。”也難怪唐人高適詩中所寫閩中風情“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東路云山合,南天瘴癘和”,可見其荒涼了。
雖是如此,唐代的閩地到底還是有人居住,這些所謂暴橫的“蠻夷之人”,在中原禮教健全的“文明人”看來,自然是亟待教化的。除了唐政府的管理之外,引入宗教也是教化的手段之一,因此,零星的寺院也陸續在閩地興造,并隨著經濟的發展不斷增加。廣應院便是唐末時建立在壽山附近的佛教寺院之一。
《八閩通志·寺觀·福州府》記載:“壽山廣應院,唐光啟三年建。”根據宋代梁克家《淳熙三山志》的記載,廣應院的“開山僧號妙覺”。唐光啟三年(887)已經是晚唐中后期,是唐經濟、文化全面衰落的時代,這個時候建造的壽山廣應院,在當時沒有留下相應的人文記載。倒是到了宋代,廣應院開始“擁有姓名”,南宋紹興至隆興年間,壽山廣應院參與了福州開元寺主持的《傳法正宗記》的刊刻,其中廣應院的佛燈大師法珊還曾為《傳法正宗記》作跋。
宋代黃榦的《壽山》寫道:“石為文多招斧鑿,寺因野燒轉熒煌。”這是流傳至今最早的一首有關壽山石的詩文,同時也將“壽山石”和以“佛寺”為標志之一的佛教首度以詩詞的方式聯系在了一起。這首詩沒有明確提及寺僧以壽山石雕刻佛教供物,但根據當代學者的研究,也正是在這一時期,廣應院逐漸利用附近的壽山石進行雕刻,據《中國壽山石文化大觀》認為,此時的以各種燭臺、香爐、花瓶等為主,尚沒有涉及造像的記載。不過,兩宋墓葬中曾出土了和尚捧香爐造像,或許可作為對此的旁證。這種做法無疑在信眾中推廣了壽山石雕藝術,使得壽山石以及壽山石雕藝術進一步為人所識。
此后,廣應院在元明之間經歷過多次焚毀,明末徐興公晚年寫有一首《游壽山寺》,詩云:“寶界消沉不記春,禪燈無焰老僧貧。草侵故址拋殘礎,雨洗空山拾斷珉。”這首詩中就記錄了廣應寺焚毀后的蕭條景象,其中提到“斷珉”,指的是廣應院僧侶們在寺中收藏的一批壽山石在火燒之后的殘石。這些“斷珉”陸續有人撿拾,據陳子奮《壽山石小志》所載:“相傳寺僧藏石甚富,明崇禎間寺廢,石沒土中,近石農于其寺址掘得者,呼為寺坪石,皆三百年前舊物也。”
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僧侶們對于壽山石雕刻的推動作用,壽山石礦洞中有因為僧侶發掘而名為“和尚洞”的,也有因位處尼庵附近因而被稱作“尼姑樓”的,還有因為撿拾到無頭佛像被命名為“無頭佛”的礦洞。而佛造像也成為壽山石雕中極為重要的題材。
不僅是前文說到的宋代和尚捧香爐造像,近年在山東菏澤古運河遺址出土的元代沉船中,發現兩尊壽山石的羅漢造像,更為壽山石雕與佛造像藝術的深厚淵源提供了實物的佐證,甚至證明了壽山石雕藝術如何通過商業貿易被推至全國。
從雕刻工藝上看,相比較之后的壽山石雕佛造像雕刻,元代的這兩座壽山石羅漢造像,在衣褶的雕刻上還未達到成熟之境,以線刻方式進行勾勒,其線條也無輕重粗細變化,然而排列緊密連綿,更接近於元代寫經本中的羅漢畫像,而與元代興起的帶有文人氣和野逸氣的佛畫不同。然而歷經歲月的洗禮與土壤的侵蝕,這兩座壽山石羅漢造像的風神仍然格外生動,托缽的造型,頭部、肩膀以及身體所形成的動態曲線,龍身的鱗片刻畫等等,與其說彰顯神佛的“崇高”和“威嚴”,不如說表達人性的自在與禪意的豁然。
自古而今,石窟佛造像以巖石雕刻,廟宇之中則多泥塑和銅像佛陀,然論及案頭的小造像,雖然材質眾多,但壽山石雕可謂集諸多小型佛教造像之大成者,也催生了不少聞名遐邇的藝術家。如眾所周知的清代名家楊璿(字玉璇),就以此聞名,周亮工《閩小記》中載:“閩中絕技五……漳浦楊玉璇之一分許三分薄玲瓏之準提像。”準提像即為佛教造像的經典題材,而“一分許三分薄”與“玲瓏”則突出了其造像的精致小巧。與楊玉璇比肩的周尚均,其風格和楊玉璇的華麗不同,更顯得樸茂……這一系列,便是清代壽山石雕家與文人們的藝術后話,留待另做講述了。
壽山石雕是天然造化與藝人智慧的結晶,經過長期的發展已經成為民族的瑰寶。其雕刻過程中不僅要心細、有耐心,還要富有想象力,這樣才能雕刻出好的作品。壽山石雕作為民族的瑰寶,希望能一直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