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蓮寺,成為了梁思成人生中的一大憾事?
文化圈里流傳一句話:“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的古建筑簡直就是開掛一般的存在!山西目前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52處,其中古建筑369處,占國保古建筑總數的20%,雄居全國首位。
人稱“晉魏河山第一寺”,連梁思成都因錯過了它而遺憾,它就是晉城青蓮寺!
青蓮寺,原來名叫硤[xiá]石寺,位于山西省晉城市區東南17公里處的寺南莊北側硤石山中。因寺內的釋迦牟尼端坐于蓮花座之上,故名青蓮寺。
青蓮寺與中國古代“面山背水”的風水建筑觀念十分吻合,整個寺院雄峻秀奇,別具風格,所臨山崖的肢內的一池清水經年不涸不溢,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青蓮寺是我國佛教凈土中最早的寺院之一,也是佛教文物留存較完整的寺院之一:全國現存唐代寺觀塑像三處,青蓮寺居其一,精美絕倫的7尊唐代彩塑占全國70余尊唐代塑像的七分之一,其中垂足大佛全國僅青蓮寺一例。除此之外,唐碑首線刻佛殿圖、羅漢碑記、子母柏、藏式舍利無影塔等文物,國內罕見。
釋迦殿內佛壇上現存宋塑4尊
垂足大佛
青蓮寺在寺院規模和建筑歷史、格局年代、遺存彩塑、碑刻石刻、整體風貌等方面,無疑都是晉城地區古建筑的翹楚和代表作,它是一座園林式的山野寺廟建筑群。
青蓮寺分古寺、新寺:
古青蓮寺始建于北齊天保年間,現存正殿3間,南殿3間,正殿中供奉有彌勒佛等6尊彩塑,塑像面容豐滿,具有典型的唐代風格。南殿現存彩塑12尊,當中為釋迦佛,兩側為文殊普賢二菩薩,這幾尊塑像為宋代彩塑中的精品。
古青蓮寺
新青蓮寺距古青蓮寺大約500米,始建于唐太和年間,主要有藏經閣、釋迦殿、羅漢樓、地藏樓等建筑。藏經殿始建于唐代,是貯藏經文的場所,曾藏經五千多卷,可惜后世已全部佚失。在羅漢樓后墻中部,有一通《羅漢碑記》,上刻有五百普通羅漢的姓名,這是研究佛教史的重要資料。
釋迦殿
“文青蓮,武少林”為何有此說法?
據考證,青蓮寺創建年代可追溯至北齊天保年間(550-559),創建者為北朝高僧曇始、慧遠,二人先后成為全國宗教領袖。該寺隋唐時期已達一定規模,與著名的少林、法門寺比肩而立。
北周武帝大舉禁佛之后,寺僧不敢公開傳經布道,少林寺弟子便學些強身健體之術,逐漸成一派,名聲日盛。社會上一些想習武之人,便跑到少林,剃度為僧,拜師學藝。而青蓮寺當時以習文為主,在寺內設有書院,專供讀書之用,教寺僧琴棋書畫,吟詩作賦。
藏經樓
社會上一些想習文之人,便不遠千里來到青蓮寺,為僧為尼,孤燈夜讀。也有一些社會名流,或避戰亂,或尋安寧,到青蓮寺隱居,潛心鉆研書道。自此,少林寺武功代傳,青蓮寺文才輩出。這或許是淵源所在。
唐咸通八年(公元867年),唐懿宗李漼敕賜“青蓮”為額。皇帝親賜名字,那是何等榮耀。青蓮寺更加名聲大振,與比其早建50余年的少林寺齊名。此后,一文一武,一張一弛,并駕齊驅,便有了“文青蓮,武少林”之稱,口口相傳至今。
藏式佛塔
不識字可以當和尚嗎?古代在青蓮寺是不可以的哦。
青蓮寺自創寺以來,歷任住持都非常重視文化教育,寺內各院配備主僧、副主僧,均要通過考試來決定,類似過去的科舉制度。如果不識字,還需在青蓮寺補習文化,待考試過關后方可正式剃度。
青蓮寺以“文”著稱,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就曾在寺僧中推廣青蓮寺的經驗,下令在僧尼中實行考試制度。這是對青蓮寺重視文化教育的肯定,也進一步確定了“文青蓮”的地位。不得不說,現代人常說重視文化教育,殊不知,青蓮寺已為此進行了千余年的努力。
梁思成為何錯過了青蓮寺?
民國期間,作為知名文物古跡,青蓮寺登上國家保護名錄,一度引起著名古建學家梁思成、林徽音夫婦的關注。
曾在上世紀30年代4次到山西考察古建的梁思成,多次欲往青蓮寺,但因路途遙遠,交通不便,又加上抗日戰爭的爆發,最終與青蓮寺失之交臂。
解放后,梁林開始把精力投入新中國首都的建設,再也沒有時間精力做野外考察了,因此成為一大憾事。
這座名曰“青蓮”的千年古寺,作為晉城周邊的避暑圣地,盡是山水茂林,從綠樹成蔭涼風習習,林帶環繞,夏風吹過,颯颯作響……炎炎夏日,快來青蓮寺,開啟不一樣的文化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