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宗祠文化及其保護
宗祠研究已成為一種文化,而且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元素。
宗祠文化起始于古代先民的祭祖活動,這種悠久、燦爛的文明,源遠流長,成為人們千百年來恪守的精神維系,乃至族人溯本求源的強烈表現(xiàn)。祭祖活動始于哪朝哪代,至今眾說紛紜。20世紀80年代,遼寧遼西流域的紅山文化遺址,考古發(fā)掘出土玉龍的原始型,各組石建筑址以及“女神廟”,一尊與真人同大、形神兼?zhèn)涞哪嗨懿世L“女神”頭像。這處距今5000年的紅山文化遺址,被認為是一處與祭祀祖先有關的文化遺存,“女神廟”則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神廟。
周代廟制有嚴格的規(guī)定:天子七廟,三昭、三穆、太祖廟,諸侯五廟,二昭、二穆、太祖廟;大夫三廟,一昭、一穆、太祖廟;士一廟;庶人祭于寢。漢代廟制松動,郡國已設有宗廟167所。東漢光武帝始有四時致祭常典,春以正月,夏以四月,秋以七月,冬以十月。宋代出現(xiàn)大量民間祠堂,四時祭祖。在司馬光、程頤倡導下,先是民間在祖厝掛祖先像祭祀,而后發(fā)展為祠堂。清代宗族祠堂要求本族成年男子才能參加,入族異姓,出族承祧不得參加祭祖。
經過幾千年的發(fā)展衍化,原是國家的象征、代表王朝至高無上權力的宗廟,轉變?yōu)槊耖g立廟,代行封建統(tǒng)治的另一種形式。祠堂不局限于祭祀功能,還是族人之議事,行使族規(guī)的行政機構。因此朝廷有時賜牌、賜匾,給予籠絡鼓勵。所以在祠堂內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宏揚祖宗功德的匾額。如晉江衙口施氏大宗祠有清帝所賜“天下第一清官”、“忠勇性成”等匾額;晉江池店鳳池李氏家廟明帝所賜“樂善好施”匾額,延陵龍溪祖祠有康熙帝賜吳英“作萬人敵”匾額等。還有宰相、狀元、榜眼、尚書、大學士、都督、國師、文武一品、一榜三龍、相國、四世一品等標榜記錄祖先職銜的匾額。
祠堂內的一些碑記,則記述宗族源流、播遷、字行等。如鯉城浮橋黃龍吳氏家廟字行多達64字,取易經64卦生生不息之意。晉江西濱林氏祠堂則有《林氏祠堂始建年代考》、《林姓氏族源流》、《西濱蕃衍外鄉(xiāng)支派》、《歷代名人事跡)、《西濱林氏世代昭穆》等多方碑記。鳳池李氏家廟則有明代《自然公修洛陽橋記》、《鳳池李氏重建家廟記》等碑記。衙口施氏大宗祠則有施瑯將軍親自撰寫的《建祠告成碑文》。東觀西臺吳氏大宗祠則有清代泉州最后一位狀元吳魯及進士吳增等撰寫的三方碑記。
對聯(lián)也是泉州宗祠文化的一大亮點。如晉江青陽蔡氏家廟神龕聯(lián)對為:“論德論功論爵,尊尊親親,千年公道如見;白唐自宋自今,子子孫孫,一脈忠厚永存。”闡明立功、立德、立命是宗族中受人尊崇的條件,訓導子孫萬代以忠厚積德為本做人。南安延平郡王祠有康熙帝詔賜鄭成功遷葬撰聯(lián):“四鎮(zhèn)多貳心,兩島屯師,敢向東南爭半壁;諸王無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南安豐州黃氏家廟有對聯(lián):“祥發(fā)燕山仰瞻北斗,源溯江夏澤惠南疆。”“一祖五宗堂宇桂香冉冉,十枝七葉槐庭廟蔭森森。”昭示燕山黃氏淵源、播遷和祖德宗功。晉江陳埭丁氏大宗祠聯(lián)文:“派衍鷹揚起洛水遷文山濱海奠居桐郡夙推華胄;祥鐘鹿兆為忠臣作孝子潔身拒偽竹編均著完人。”“廿余世文昭武穆共忠孝家風不居人后,五百年祖功宗德與東南流峙長在目前。”昭示丁氏因元末明初世亂,民族關系緊張,不敢公開身份和信仰,祭祖“祀不設主,祭不列品”。直至建成“回”字形祠堂,經二十八世繁衍成福建省最大回民聚居地,說明回漢民族大融合的歷史過程。
宗祠文化最具標志性的是姓氏堂號郡望。泉州宗祠眾多,星羅棋布于各聚族而居的地方。僅晉江有數百個姓氏,就有稱為“家廟”、“祠堂”、“小宗祠”的宗祠將近500座。石獅33個姓氏,建有宗祠125座。永春的宗祠,作為第一大姓的林氏有29座,第二大姓陳氏有37座。安溪第一大姓陳氏宗祠有45座,林氏宗祠有44座。整個大泉州數以千計的宗祠要區(qū)分的符號則是堂號、郡望,大多勒記在大門匾上作為該姓肇始發(fā)祥地和分支散葉。
如陳氏在“穎川衍派”的總堂號之下,又有“南院傳芳”、“飛錢傳芳”、“碧石傳芳”等分堂號。黃龍族吳氏郡望為“延陵衍派”,又有堂號:讓德、三讓、種德、黃龍、溜江等。楊氏堂號“弘農衍派”,又有“四知”、“清白”為分堂號。張氏以“清河衍派”為郡望,又有“百忍傳芳”等堂號。林氏起源有三:因而堂號有:“西河衍派”、“下邳衍派”、“九牧傳芳”、“問禮家聲”、“雙桂遺風”等。有的堂號還以非常優(yōu)美的典故流傳。據《中國姓氏大辭典》統(tǒng)計,古今漢字姓氏有11939個,單姓、復姓加起來有9600多個,常用的也有二三百個,這里無法一一列舉,連“蜻蜒點水”都談不上。
氏族文化有三大載體:祖墓、祠堂、譜牒,宗祠作為重中之重,起最大的作用,產生正能量的頻率也最高。筆者認為對宗祠的保護,適用文物工作所貫徹的十六字方針: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目前,祠堂的保護還有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是城鎮(zhèn)改造、舊村改造、房地產開發(fā)造成的建設性破壞。“破四舊”年代的破壞是把祠堂的一些人物雕塑腦袋敲斷,匾聯(lián)、書法等用漆或灰涂掉。但當前建設性的破壞,卻是把整座祠堂連基拆除,建筑構件有的被盜賣,有的送進博物館。如浦西建萬達廣場拆掉的莊氏宗祠,泉州四中擴建,拆除金氏回族在大寺后建的一座頗具伊斯蘭建筑特色的明代祠堂,舊村改造拆除的霞洲林氏祠堂。遭此厄運的還有市區(qū)董楊大宗祠、曾氏宗祠、薛氏宗祠、趙氏宗祠、卓氏宗祠、徐氏宗祠等。有的宗祠近年族人倡導籌資重建,建議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給予政策性的支持和引導。
二是祠堂重修時應循“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隨著經濟的發(fā)展,特別是利用海外僑資、企業(yè)家捐資,重修祠堂資金充羨,人們的眼光便瞄向高、大、全,片面追求祠堂建筑富麗堂皇。所使用建筑材料用琉璃瓦、磨光石材、彩繪瓷磚、影雕,而摒棄傳統(tǒng)建筑材料,傳統(tǒng)建筑工藝。特別是有的把上百年歷史、具有文物價值的祠堂拆除,把人工雕飾精美的石構件、木構件、石雕、磚雕、灰雕丟棄,而撿起那些電腦雕刻的石、木構件,令人痛惜又可笑。有的雖然用上舊構件,但不懂古樸的文物價值,把舊楹聯(lián)打磨掉,換上新聯(lián);把舊的漆畫、墨書復蓋掉,重畫、重書;有的把舊的石構件重新琢打一遍,以求修葺一新的效果,殊不知這樣已經失去文物本身的歷史印痕,是萬萬不可取的。
三是要加強祠堂建筑的管理。祠堂是族人公用的活動場所,要有防火、防盜、防人為破壞的管理措施和器材。幾年前市區(qū)金魚巷黃氏宗祠因處于交接時段的無人管理狀況,拾破爛的私自入住引起火災便是一個教訓。
四是依法依規(guī)做好祠堂修建。文物法規(guī)定:“對文物保護單位進行修繕,應當根據文物保護單位的級別報相應的文物行政部門批準;對未核定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進行修繕,應當報登記的縣級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批準。”“文物保護單位的修繕、遷移、重建,由取得文物保護工程資質證書的單位承擔。”據此,祠堂的修建也應納入法制的軌道。
對泉州人來說,東觀西臺這個地方大概都不會生疏。談起這個地方的命名是有緣由的。明萬歷十一年(1583年)吳龍征中癸未科進士后,歷任東觀侍讀、西臺御史等官職,而匾其第為“東觀西臺”。至今這座古大厝的大門留有一對聯(lián)文:“東觀讀書榮分雕錦;西臺執(zhí)法望重豸冠。”所以,里人因吳氏官職顯貴而堂壁生輝,宅第建筑也因之演化為地望路名。泉州地名典故多多,大抵與東觀西臺的得名雷同。諸如:莊府巷、曾井巷、九史巷、孝感巷、臺魁巷、孟衙巷、甘棠巷、甲第巷、三朝巷、汪衙巷、侍郎第、洪衙埕、萬厝埕……凡此種種,不勝枚舉。但可吟誦“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者,惜已屈指可數,大概可襲其意面戲稱:“昔人已隨青史去;此地空余地名留”。那些不復存在于泉州古街幽巷的宅第,只有留住地名讓人憑吊懷古的緣份了。
隨著城市經濟建設,舊城改造,道路拓改,土地開發(fā)等基本建設項目的進行,人民群眾現(xiàn)代生活的適應,閱盡歷史滄桑和大千世界的泉州名第榮府,有的已成為歷史包袱遭受被掃蕩夷平的厄運,而高歌“舊貌換新顏”的進行曲。幸存者東觀西臺吳氏大宗祠,理所當然地領受了個中之殊榮,在改造后的涂門街格外顯眼。這座泉州絕無僅有五開間四進明清古建筑,前三進系100多年前吳氏族人商議建大宗祠時,吳龍征裔孫將前三進宅第獻出落架重建,自住后落第四進,仍舊保全明代建筑形式,而略加維修。因此,這座泉州富有特色的古大厝,遂成今日東觀西臺與吳氏大宗祠渾然一體,明清兩個朝代建筑風格迥然存異的歷史見證。
一個世紀以來,東觀西臺這位“歷史老人”歷盡天災人禍的種種劫難,曾為駐兵、校舍、工廠、劇團址等公共場所,恣意拆毀移改,破壞原有建筑規(guī)制,加之年久失修,梁蛀桷朽,壁裂瓦坍,破損嚴酷,已步入龍鍾暮年之境,垂垂老矣!大修已是勢在必行,也為時不容緩。目睹現(xiàn)狀,吳捷秋老先生心急如焚,多方奔波相告,聯(lián)絡宗親,運籌振臂,多在為挽文物于不朽,拯宅第于未傾,使古跡重光。在省、市文物管理部門的支持下,吳老等倡議成立了“泉州市東觀西臺吳氏大宗祠文物修建委員會”,延聘董事,草擬章程,分工負責,致函海內外宗親族眾,同心同德,群力群策,籌募資金,共襄是舉,以求早日功到厥成。這是值得推崇光大的文物保護新舉措。2005年,浴火重光的東觀西臺吳氏大宗祠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文化名城泉州,在漫漫時空中已走過至少萬年的人類活動歷程,地上地下蘊藏著大量文物古跡,而地方政府投入文物保護的經費又極其有限,這就加大了保護和搶救歷史文化遺產的難度。可欣可慰的是泉州有得天獨厚的社會優(yōu)勢,海外僑胞、港澳臺胞和社會各界人士公益事業(yè)者比比皆是;宗教、宗親十多年來籌款用于修建古寺廟、古墓葬、祠堂、故居等文物古跡,斥資巨達千萬之多。這不僅為泉州文物保護工作帶來一派生機勃勃的新景象,也符合文物保護工作要“多方吸納社會資金,拓寬文物保護經費渠道,鼓勵海外僑胞、港澳臺胞對文物保護事業(yè)捐資贊助”的政策,對逐步形成“以政府撥款為主,社會各界共同支持的文物保護投入新機”,也是有力的推動促進。
總之,宗祠文化是中華國粹,集歷史、人文、經濟、地理、風俗、藝術、建筑于一體,因此,宗祠這一作為宗祠文化的載體,交融動態(tài)和靜態(tài),更值得薪承光大,世世代代永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