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龍文化——中華民族神圣的象征
龍是中國等東亞區域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異動物,作為中國文化的代表性元素,已經融入我們的衣食住行,滲進社會的方方面面。
劉禹錫有詩云:“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似乎一旦沾上“龍”字,便有了靈性。
“古老的東方有一條龍,它的名字就叫中國;古老的東方有一群人,他們全都是龍的傳人……”每當耳畔響起這首歌,每位漂泊海外、僑居異鄉的炎黃子孫都會熱血沸騰、心潮澎湃,強烈的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
中國人為什么對“龍”賦予了這么多神圣的光環呢?
東漢文字學家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對龍做了解釋:“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長能短,春分登天,秋分而潛淵……”
其實,從遠古時代開始,我們的神龍就騰云駕霧,遨游在歷史里。歷代的龍的形象,隨著時代的變遷逐漸演化為一種“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頸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的神物。
東晉畫家顧愷之所繪《洛神賦圖》的宋代摹本,洛神神女所御龍舟真的是龍在拉車。
它矯健、機靈、勇猛,擁有偉岸高貴的身軀、綺麗絢爛的色彩和超強無比的力量;它縮小如蠶蟻,伸展可遮天,神通廣大,法力無邊;它能呼風喚雨,救黎民于水火;它能騰云駕霧,翻攪四海云天;它是神靈的象征,掌管著五湖四海;它是權利的象征,坐擁著華夏九州;它是福瑞的象征,彰顯著喜慶吉祥。
經過數千年的文化積淀,龍的形象早已被世人熟知和接受,已經成為中國文化的代表性元素,在建筑、瓷器、玉器、服飾、繪畫、錢幣等器物上都留下了印跡。
服飾上的龍
龍紋在服飾上的運用主要體現在皇家服飾,龍紋是皇帝服裝上最顯著、最高貴的紋樣,象征真龍天子唯我獨尊、至高無上的政治權威。
皇帝龍袍除領、袖口所飾的龍紋外,全身共飾龍九條,其中里襟的升龍穿著時并不顯露。由于兩肩龍紋前后皆可見,龍袍穿上后無論前身或后背都有五條龍,巧妙地暗合了“九五之尊”的說法。
清代龍紋基本有正龍、行龍、立龍和團龍四種。正龍常見于皇帝和皇后朝袍或龍袍的兩肩、前胸及后背,行龍常見于下擺,團龍多見于皇帝袞服和皇后龍褂的兩肩及前胸后背,立龍較為少見,多飾于皇后的朝褂上。
建筑上的龍
正吻是中國宮殿建筑屋頂所用裝飾物,明清兩代時,以龍為吻形,所以又叫龍吻。龍吻不但是一種重要的裝飾物,而且由于它銜接了殿頂正脊于垂脊之間的重要關節,從而起到了使殿頂更加封閉、牢固、防止雨水滲入之作用。
龍吻表面飾龍紋鱗甲,四爪騰空,龍首怒目,張口吞住正脊,脊上插有一柄寶劍。相傳,這是怕龍吻擅離職守逃回大海,因而把它死死地鎖在屋脊上,使其不能騰飛。最大的龍吻位于故宮太和殿的殿頂上,由13塊琉璃件構成,總高3.4米,重4.3噸。
瓦當又稱“瓦頭”,是古代國建筑中覆蓋建筑檐頭筒瓦前端的遮擋,用于裝飾美化和保護建筑物檐頭的建筑附件。
漢代時,四神瓦當盛極一時,在皇家建筑中青龍紋瓦當與白虎、朱雀、玄武瓦當組成四神紋瓦當,分施于東、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殿閣之上。
彩畫原是為木結構防潮、防腐、防蛀所用,后來才逐漸突出其裝飾性,宋代起成為宮殿不可缺少的裝飾藝術。
和璽彩畫在清代是一種最高等級的彩畫,畫面中象征皇權的龍鳳紋樣占據主導地位,構圖嚴謹,圖案復雜,大面積使用瀝粉貼金,花紋絢麗,十分壯麗。
和璽彩畫主要用于紫禁城外朝的重要建筑以及內廷中帝后居住的等級較高的宮殿,如太和殿、乾清宮、養心殿等宮殿多采用“金龍和璽彩畫”;交泰殿、慈寧宮等處則采用“龍鳳和璽彩畫”;而太和殿前的弘義閣、體仁閣等較次要的殿宇使用的則是“龍草和璽彩畫”。
其中“金龍和璽彩畫”圖案以各種姿態的龍為主,以表示“真龍天子”至高無上的意思。
九龍壁屬于影壁的一種。影壁是中國傳統建筑物大門外正對大門以作屏障的墻壁,由“隱避”演變而成,門內為“隱”、門外為“避”,以后就慣稱影壁。中國的龍壁有一龍壁、三龍壁、五龍壁、七龍壁、九龍壁等多種形式。這幾種形式以九龍壁最為尊貴,常見于皇帝、王后以及王公的宮殿正門。
山西大同市內,有一座原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三子朱桂代王府前的照壁,長達45.5米,高8米,厚2.02米。壁上雕有九條七彩云龍,有的撥風弄雨,有的騰云欲飛,栩栩如生,各具姿態。
藻井就是一種高級天花,是室內頂棚裝飾,主要分布在皇家宮殿(故宮)、敕建敕封寺廟、陵寢碑亭等地方。清代時的藻井較多以龍為頂心裝飾,所以藻井又稱為“龍井”。
普陀山法雨禪寺圓通殿內的九龍藻井,是中國古代龍井一絕。“九龍藻井”按古樸典雅的九龍戲珠圖案雕刻而成,一條龍盤頂,八條龍環八根垂柱昂首飛舞而下。
龍元素在古建筑上的運用還有很多,龍柱、龍檐、龍墻、窗雕……各式各樣體態的龍的出現,也讓建筑多了份莊嚴、多了份肅穆!
瓷器上的龍紋,約在五代之后方才逐漸出現。隋唐時期出現了特殊的龍耳瓶,瓶耳修長作龍形,以龍首銜住瓶口,無論單耳或是雙耳均是如此。五代時期的越窯器,龍紋常被取為主要的紋飾,裝飾手法亦較精良,在其身上刻劃龍紋,蜿轉有力,造型以全是唐龍之延續。宋代瓷器上龍紋出現較多。
元代青瓷初仍多作印花龍紋,至青花瓷器燒造成功之后,瓷器上龍紋數量大增。元代龍紋體態輕盈,矯健有力,是其共同特征,無論是筆繪,或是堆畫,大都呈小頭、細頸,四足露骨有力,而且頭部描繪簡單,所附毛發亦較松散,在整體感覺上,它是野而不馴,具有威猛無比的神力,在傳統信仰上,龍司布雨,故所作龍紋,多為飛天狀,以喻其云游四海,以降甘霖。
“角龍”,即頭上長角的龍。“應龍”,指有翼的龍。“夔龍”,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中解釋:“夔,神魅也,如龍一足。“螭龍”,古代傳說中一種沒有角的龍。
明代龍紋與元龍相較,又見變化,明初龍紋頭部變大,較具平衡感,身軀與四肢較為粗壯,毛發濃密較齊整,整體比率較為勻稱。至明宣德時,五爪龍成為官窯器之標準,龍相亦呈威武端莊。明代中期之后,龍的矯健、威猛氣勢逐漸消失,更加溫馴而無野性,龍身平整缺乏變化。明晚期之后,龍紋又現另一面貌,有更簡化而趨率真自然之趣味。龍身不再精心描繪,平面無立體感。
清代龍亦沿明制,以五爪位帝王專用,而且限制極為嚴格。自康熙起,龍之型式又恢復雄偉健碩之態,龍的頭部描繪更加仔細而且繁復。龍的描繪極為精細莊重,燒堿有粗率潦草之龍紋出現。清代瓷夭矯蜿蜒、龍游天地的那種自由活動的生動感,更像是一種裝飾、象征的圖案。
龍紋在玉器上出現是從新石器時期開始的,一直到清代,經過了幾千年的變化,形成了各時代獨有的特征。我國最早的玉雕龍紋,出現在新石器時期的紅山文化。
歷經商周直至明清,中國的漆器工藝不斷發展,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中國的熗金、描金等工藝品,對日本等地都有深遠影響。漆器是中國古代在化學工藝及工藝美術方面的重要發明。漆器上的龍,更顯莊嚴肅穆!
書法中的龍意象,兼容并蓄,各種字體韻味兒十足,特別是歷代名家手中的“龍”,揮筆書寫的不僅是一種字符,也是一種對于龍姿態的傳神表達。
數千年來,作為蘊涵著喜慶祥和、繁榮昌盛之意的中國龍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綿延起伏、生生不息的神圣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