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臺與金匱,皇史成
皇史成建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是按照中國傳統的石室金匱理念建造的皇家檔案倉庫。它建成了兩年,后來專門存放了明清皇帝的圣訓、實錄等重要皇家檔案?;适烦烧罱ㄖ恍枰会斠荒荆际谴u石建造的,是名副其實的石室。為了更有效地保護儲存的檔案,殿內有石臺,石臺上有金匱,外包鍍金銅皮,內包木箱,圣訓和實錄儲存在這些金匱中。
皇史宬內景
現在進入皇史成正殿,殿內有一個大石臺,整齊地排列著雕有云龍紋、銅皮鍍金的金匱,是清廷用來存放歷代皇帝的記錄和圣訓的。除金匱外,石臺東北、西北角還有一座石碑。東北角石碑上刻有乾隆皇帝恭瞻皇史成的詩,西北角石碑上刻有乾隆十五年(1750年)送實錄、御容、玉牒到盛京的御書。在明代,皇史成正殿內的石臺并非通為一座。據明崇禎朝進士孫承澤所寫的《春明夢余錄》卷13記載:程中周圍上下俱用石,中具20臺,永陵、定陵各占2臺。據此,明末皇史成正殿有20座石臺。根據乾隆時期繪制的《皇史成全圖》,將前明實錄金匱十九座移入東配殿。因此,據推測,在明朝,每個石臺上都應該放置一個實錄金匱。
清朝時,皇史程正殿的石臺發生了兩次重大變化。第一次從明朝的20個小石臺變成了兩個大石臺。根據上述《皇史成全圖》,程中石臺前后分為兩座,前石臺離南墻一尺三寸(4).256米),前石臺離后石臺五尺二寸(1.664米),后石臺離后墻三尺(0.96米)。二座石臺東西長九丈五尺三寸五分(30).高四尺六寸(112米).472米),南北寬米).96米)。兩座石碑不在石臺上,在東北、西北兩角石臺下,都是南向的。目前尚不清楚殿內的20個石臺何時會被拆除,改造成前后兩個石臺。但乾隆初年,殿內的石臺改造成前后兩個石臺,不同于現有的石臺。
第二次殿內兩座石臺改造成一座。兩座石臺什么時候改造成一座?清軍機處的文件記載:嘉慶十二年(1807年)7月14日,內閣上獻上了文字。前因皇考高宗純皇帝圣訓,實錄成功,像往常一樣恭維一分,只奉皇史成尊藏。所有皇史成石座都要寬大修大修復,以尊將五朝圣訓和實錄暫行移送配殿。現在石座修復完成,五朝圣訓和實錄應該先移回正殿。但是思石座工程剛修好,恐灰漿還不是很干,一旦移回尊藏,就要封閉嚴密,不能風干,所以要小心。根據檔案記來看,嘉慶朝修建乾隆皇帝的實錄和尊藏皇帝的圣訓時,發現石臺狹窄,需要拓寬修復,然后開始工作。12年7月,嘉慶完成了石臺的改造,將前后兩個石臺改造成一個,即現在大廳里有一個大石臺。
嘉慶12年改造后的石臺,其尺寸在光緒時期的《史成金匱圖》中有具體記載:石臺高四尺五寸一分(1.443米)東西長十二丈八尺二寸(41.024米),南北寬三尺九寸(7.648米)。與乾隆時期的兩個石臺相比,改造后的石臺高度與原石臺沒有太大區別,但比原石臺長三丈多,寬一丈七尺多。改造后的石臺寬得多,可以容納更多的金匱。
清制,每當新君即位,就要設立實錄館,對前代皇帝的實錄和圣訓進行匯編。實錄,圣訓修成,例必須寫一分藏在皇史成金匱里。因此,每當實錄、圣訓修成時,都要根據實錄、圣訓卷數制作金匱,以便儲存這些重要的皇家經典。清代有多少金匱儲存實錄和圣訓?金匱數量因時間而異。根據乾隆時期繪制的《皇史成全圖》,兩座石臺共有金匱32座,前排15座,后排17座。嘉慶時,為了存放乾隆皇帝的新記錄和圣訓,將兩個石臺改造成一個大石臺,新建70個金匱,使殿內金匱達到102個。道光時期,為了存放嘉慶皇帝的實錄和圣訓,又增加了28座金匱,金匱總數達到130座,稀分7排,前6排21座,第7排4座。咸豐時,金匱再增25座,金匱總數達到155座,仍分7排,前6排各23座,第7排17座。同治時,在咸豐皇帝實錄和圣訓中,發現石臺已滿,只剩下兩個位置,無法容納咸豐皇帝實錄金匱。于是,便對乾隆、嘉慶和道光三帝的實錄金匱進行了歸并,騰出35座金匱,將咸豐皇帝22座金匱放入后,殿內金匱總數減至142座。當光緒被放入同治皇帝的實錄和圣訓時,由于石臺再次列滿,不得不將稀缺的檔案合并。合并后,騰出24座金匱,同治皇帝23座金匱放入后,殿內石臺共有141座金匱。民國十年(1921年),光緒皇帝實錄修成,并于當年12月進入藏皇史成,共用金匱12座,殿內金匱153座。末代皇帝溥儀雖修有《宣統政紀》,但并未入藏皇史程。因此,到清末,皇史成內金匱仍為153座。
清乾隆《欽定清會典》中關于金匱的記載
至于金匱,一般認為是內用樟木板,外銅皮鍍金,云龍紋。例如,李松齡先生在《皇史成:明清皇家檔案庫》一文中認為,皇史成金匱的稀缺體是樟木材料。秦國還指出,皇史成金匱柜內采用5厘米厚的樟木板制成箱式,箱內有幾個楠木盒,箱內有雙層黃錦緞包裹的檔案。此外,還有洪燭、迪志堅、邱影萍等人也寫道,黃史成金匱是樟木柜。但而,在上述文章中,樟箱是樟木的依據。
八國聯軍在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進入皇史成,皇史成遭到破壞。軍隊撤軍后,大學士李鴻章向皇帝奏報了皇史成的損失。稀缺內部的樟木內函和龍負擔牙簽全部丟失(軍用飛機辦公室錄制的副奏折)。在修復損壞和丟失的書籍時,榮祿向皇帝報告的皇家閱覽會清單中彌補了丟失樟木內函的費用。樟木內函共欠30層,每層成木材價格,畫金云龍,合銀十二,共銀三百二(宮中朱批奏折)。這可能是金匱樟木柜的直接檔案依據,但這里提到的樟木內函是金匱內存記錄和圣訓抽屜,而不是金匱盒。咸豐四年(1854年)3月,道光皇帝記錄、圣訓尊藏皇史成時,監修總裁齊藻表示:計劃將清字本金稀缺,每稀缺兩個抽屜,比上屆增加六個抽屜,計算九個稀缺;漢字本金稀缺,每稀缺三個抽屜,比上屆增加九個抽屜,計算六個稀缺;蒙古字金稀缺,每稀缺三個抽屜,現在模仿清字本金稀缺,整體改為兩個抽屜,比上屆增加三個,計算十個稀缺,總共需要25個金稀缺。這份文件清楚地記錄了金匱內的實錄和圣訓,存放在抽屜里,有的每稀缺3抽屜,有的用2抽屜。因此,樟木內函應是指金匱內的抽屜,而不是樟木做的。
《大清會典》中的記載與此不同。乾隆朝《欽定清會典》卷75內有以下記載,所有尊藏實錄金匱,高四尺五寸,廣四尺一寸五分,縱兩尺二寸,楠木,用銅涂金琢云龍文,內儲格四,均用黃色包裹。據記載,皇史成金匱箱是楠木做的,而不是樟木。此外,乾隆朝《清會典則例》卷136內有以下記載??滴跏荒?1672年)奏準,每稀四尺一寸五分,寬二尺二寸,高四尺五分,楠木,外用銅鍍金云龍文葉鑲嵌,內用黃絲糊飾,香杉木格?!备窬鶡o定數,準該館來文辦建造。這里的記載也說明金匱內的盒子是楠木做的,而且匱內的抽屜是杉木做的,不是樟木和楠木。然而,在大學生李鴻章和榮祿的奏折中,明確指出金匱內函是樟木,而不是杉木,這與清代會典的記載不同。
清帝實錄和圣訓的柜子叫金匱,制作金匱會用金嗎?答案是肯定的,黃金的數量也不少。清代內務府全宗檔案中的相關記載揭示了制造金匱需要黃金的情況。嘉慶11年(1806年),工部辦理了尊藏乾隆皇帝的實錄和圣訓金匱,稱需要132622元5%的頭等紅金,80%的色金56424元8分,要求內務府領取。內務府檢查了廣儲司銀庫存儲的各種黃金,發現庫內沒有頭等紅金,只有80%以下的各種黃金。于是向嘉慶皇帝奏報,庫存80%的黃金除了按數發給56424元8分外,還剩149729元6分9%。建議抵發1322元5分5厘頭等紅金,經嘉慶皇帝批準。
上述檔案記載顯示,制造金匱不僅需要黃金,還需要高質量、高標準的黃金,數量不少。根據嘉慶時期皇史成金匱排架圖,儲存乾隆皇帝實錄和圣訓共有70座金匱,說明嘉慶11年共有70座金匱。而且這70座金匱都是用八成色金做的,所以我們可以計算出每個金匱所需的黃金數量。制作這70座金匱,共用80%色金1890.7352,每座金匱需要272多黃金。按清代16兩進制計算,制造此70座金匱共需用黃金118斤之多,則每座金匱需要黃金近1.7斤。從這個角度來看,清代皇史成金匱確實需要一定數量的黃金來制造,是名副其實的金匱。按照清代通行的銀本位制,把這些黃金轉換成銀兩,數量是多少?根據清代內務府的全部檔案,嘉慶皇帝命令內務府在四年(1799年)內庫存各種黃金,其余3.6萬多種黃金由兩淮鹽政和蘇州編織變價。第二年,內務府將變價奏報,按一兩金合17兩銀售變。因此,儲存乾隆皇帝記錄和圣訓的70座金匱使用了1890.735枚金幣,共32142.495枚折銀,每座金匱合銀459.1785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