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故宮-宮殿古建筑群
北京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沈陽故宮博物院是中國三個故宮博物院。沈陽故宮博物院是中國大陸兩座完整的宮殿建筑之一,建于1625年,1636年,有114座古建筑。
沈陽紫禁城是沈陽(盛京)宮(盛京)宮和清朝遷都北京后的盛京宮(或奉天宮),占地6萬多平方米。宮內建筑保存完好,規模比占地72萬平方米的北京故宮小很多。然而,在清朝入關前,它的宮殿位于沈陽。遷都北京后,這座宮殿被稱為陪都宮和留都宮。后來叫沈陽故宮。
沈陽紫禁城建筑具有獨特的滿族和東北地區特色,以滿族在政治制度、宗教信仰和生活習俗的特點和傳統宮殿建筑風格的完美融合,同時包括蒙古、藏族、漢族建筑結構和裝飾方法,形成個性化、魅力和建筑風格的系統。
沈陽故宮的東路建筑為清太祖努爾哈赤所建,其主體建筑大政殿與兩側呈八字形排列的十王亭(包括左翼王亭、鑲黃旗亭、正白旗亭、鑲白旗亭、正藍旗亭和右翼王亭、正黃旗亭、正紅旗亭、鑲紅旗亭、鑲藍旗亭),構成一組視野開闊的庭院,其帳幄式建筑造型及其布局,它是滿族人從狩獵組織發展而來的清朝建國的基礎——八旗制度生動具體地再現在宮殿建筑上,是中國古代宮殿建筑中唯一看到的。
大政殿作為沈陽故宮的標志性建筑,以八角形重屋檐、尖木結構的形式體現了滿族獨特的帳廳;殿前紅柱上的雙龍柱,翹首揚爪,雄渾有力。屋檐下獸面、蜂窩等獨特的木材裝飾反映了藏傳佛教的裝飾技術。大政殿的建筑藝術和裝飾藝術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
沈陽故宮中路體現了皇太極建造的盛京大內宮與乾隆皇帝建造的東巡宮和諧共存的特點。在中軸線上,有莊嚴的清門、宏偉的崇政殿、雄偉的鳳凰建筑、神秘而簡單的清寧宮、關菊宮、林趾宮、衍慶宮、永福宮等。
其建筑多為硬山殿頂五開間式,居高臨下的高臺宿舍與相對平坦的金鑾殿形成了沈陽故宮獨特的低宮現象,與明清北京故宮三大殿建在高臺基上,后宮居住區建在平坦的低宮形成鮮明對比。
清寧宮等后妃的宿舍反映了滿族傳統的生活習俗和宗教信仰,具有口袋房、萬字炕、落地煙囪、索羅桿等外部特是民族文化與宮廷建筑文化完美融合的實物見證。
中路兩側的東西兩側是乾隆時期增建的皇帝宮殿,包括頤和殿、日常生活中介于福利宮、皇帝東巡時辦理政務的迪光殿、皇帝書房和宿舍的保極宮、后妃使用的繼思齋。其清秀意味的江南園林布局、精致細致的裝飾手法、優雅的宮廷陳設,都體現了典型的漢族文化藝術和皇家園林的色彩。
西路建于公元1781年至1783年,主要包括皇帝在北京東巡時舉行宴會和戲劇觀賞的舞臺、嘉蔭堂和收藏中國古代最大的系列《四庫全書》的文書館。整體風格自然典雅,與皇家園林相似。它是沈陽故宮獨特的文化氛圍和休閑魅力的建筑單元組合。
此外,沈陽故宮還有一個相對獨特的建筑區域,即盛京太廟,供奉清朝皇帝的祖先和祭祀。其建筑屋頂均為黃色琉璃瓦,與沈陽故宮其他建筑采用黃色琉璃瓦和綠色剪邊、藍色、綠色、紅色、白色等顏色完全不同,反映了皇家祭祀建筑的特殊性。
辛亥革命后,根據《清室優待條件》,沈陽故宮仍由盛京內務府辦事處管理,作為皇室產業。1924年10月,馮玉祥將軍發動了北京政變,重新頒布了《修改清室優待條件》。
1926年11月16日,東三省博物館籌辦處在奉天宮遺址正式成立。沈陽故宮成為博物館,其功能從此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過去是皇家禁地,現在已經成為向社會開放的文化教育場所;過去,它屬于一個家庭和王朝,但現在它屬于整個社會。
1961年,國務院將沈陽故宮確定為國家第一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7月1日,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批準沈陽故宮作為明清文化遺產擴建項目,具有獨特的歷史、地理條件和豐富的滿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