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鼓樓建筑文化內涵
鼓樓建筑作為民族民間建筑文化的象征,是中國優秀的傳統建筑藝術之一,其歷史淵源沒有歷史資料可以考驗。據史料記載,明代侗族地區有鼓樓。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江縣現存最早的鼓樓建成。江縣鼓樓分為鼓樓和地板建筑,地板建筑也是公共建筑,功能與鼓樓相同,但標準與民房基本相同。
鼓樓是東寨吉祥的象征和團結繁榮的象征,是東寨必備的鼓樓。其功能是當地人民聚集會議的政治中心;二是休息、歌曲、祭祀、迎賓、送客等文化娛樂活動的場所;三是處理民事糾紛,公開判斷是非;四是應對緊急情況的指揮。
據統計,境內有造形各異的鼓樓108座,在眾多的鼓樓中,可分為九洞、千七、二千九、六洞和都柳江(又稱融洞河)五大鼓樓群。九洞和二千九地區鼓樓高大,氣勢磅礴,樓冠大而平緩,常與風雨橋同建。六洞、千七地區鼓樓大小適中,裝飾華麗,鼓樓與戲臺相伴而建。都柳江沿岸鼓樓大多小巧玲瓏,典雅美觀,優雅大方,樓冠小而陡。這五個鼓樓群形成了各具地域特色的文化景觀。
此外,江縣還有4座苗族鼓樓。苗族鼓樓是懸山頂樓冠,建筑工藝獨特。一般只有2到7層。最高的是建于清光緒28年(1902)的大洞苗族鼓樓,正四邊形,四面坡7層重檐,單層冠兩面坡懸山頂,底層有欄桿圍欄,高12米。谷坪鄉高吊村表里鼓樓建于清道光丙旭年(1852),是國內4座苗族鼓樓的佼佼者。
從江鼓樓一般由4根、6根或8根主承柱組成,作為支撐鼓樓的整體結構。2005年新建的從江鼓樓主承柱胸徑130厘米,小的胸徑120多厘米。然而,在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侗族歌曲藝術)——小黃村,1984年重建的11層八角新黔鼓樓側找到了獨特的方與眾不同的是,主柱沒有落地,只有12根檐柱和4根梁支撐著整個鼓樓。小黃、高黃鼓樓小黃、高黃鼓樓主承柱均未落地。
鼓樓的形狀和結構都是飛閣的重檐,不需要一釘一鉚,層層疊疊,寶頂直插藍天,像一棵巨大的杉樹矗立在寨子中間。除苗族、少數侗族鼓樓樓冠采用懸山頂施工工藝外,其余樓冠均為四角、六角或八角翹角,以保存尖頂。鼓樓建筑的一大特色是采用斗拱結構,保留了古建筑的傳統工藝。鼓樓樓冠的如意斗拱大多由變形人字斗拱和鋸齒澀木組成,支撐著高大的樓冠頂蓋。
西山陡寨鼓樓于1980年重建,由正六邊形如意斗拱和鋸齒澀木組成。從下往上看,樓冠下的如意斗拱就像一個巨大的蜂窩。銀良鼓樓樓冠下的如意斗拱既不是變形人字形斗拱,也不是正六邊形斗拱,而是正四邊形藝術結構。
鼓樓是一種以杉木為建筑材料的整體木結構建筑,也有極少數鼓樓主承柱采用雜木建造(如百二下寨鼓樓)。三、五、七、九、十一、十三、十五、十七……還有二、十二少數是偶數重檐。鼓樓頂層鼓閣一般放置木鼓,鼓長約1.7米,鼓面直徑約28厘米。木鼓鼓面為皮革,有的兩頭都用牛皮,有的一頭用牛皮,一頭用馬皮。因此,鼓樓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