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建筑的幾個外觀特征分析!
一、建筑規(guī)模大,布局嚴謹
唐代在隋代的基礎上,營建了首都長安和東都洛陽。這兩座城都建有規(guī)模巨大的宮殿、官署和寺觀。公元634年開始建的大明宮位于長安城外東北的龍首原上,居高臨下,可俯視全城,宮內的宮殿以軸線南端的外朝最為宏麗,代表了唐代建筑營造的巔峰。
含元殿是大明宮的正殿、利用龍首山做殿基,現(xiàn)在殘存遺址高出地面十余米。殿寬十一間,其前有長達75米的龍尾道,左右兩側稍前處,又建翔鸞、棲鳳兩閣,以曲尺形廊廡與含元殿相連。這個門形平面的巨大建筑群,以屹立于磚臺上的殿閣與向前引伸和逐步降低的龍尾道相配合,表現(xiàn)了中國封建社會鼎盛時期雄渾的建筑風格。
大明宮的另一組華麗的建筑---麟德殿是唐朝皇帝飲宴群臣、觀看雜技舞樂和作佛事的地點。這殿位于大明宮西北部的高地上。它是由前、中、后三座殿閣組成,面寬十一間,進深十七間,面積約等于明清故宮太和殿的三倍。
二、斗拱碩大,出檐深遠
如佛光寺大殿(材高31cm,材寬21.5cm,契高13cm,材的高寬比例為3:2,栔高合6分°,稍大于宋之一等材)
斗拱總高度,平檐柱高499cm,斗拱高249cm,,約等于柱高的1/2,大小非常驚人。也因為有碩大斗拱的出挑,檐出為柱高的0.7長,也就是差不多349cm,還僅是單椽無飛,難怪會有覆壓四方之感。
但是等級不高的建筑,斗拱大小就沒有那么驚人,比如晚唐的廣仁王廟(材高21cm,材寬13cm,栔高8cm,約等于宋式五等材),計算下來五鋪作的高度約為72cm,遠遠比不上佛光寺大殿的鋪作雄偉。
三、舉折和緩,屋頂整體感覺比較大氣穩(wěn)重
唐代建筑屋頂舉折和緩,四翼舒展,以后逐漸增高,整個屋頂僅在平槫或中平槫位置進行轉折,屬于早期建筑通用的兩段椽式屋頂通例。
舉折:所謂舉折,包含“舉”與“折”兩個部分,“舉"就是脊槫與撩風槫的高差(無斗拱時為脊槫與檐槫的高差),折就是屋頂剖面的折線。
四、彩畫繁簡得當,常用朱白兩色
唐代彩畫繁簡得當,參考唐懿德皇太子墓內壁畫闕的形象,柱、額、枋、門窗、欄桿均為紅色,栱眼壁及墻壁用白色,可知一般以紅色為主,有土朱和朱紅兩種色調。在現(xiàn)存唐代建筑上所見,柱、額、梁、枋多是紅色,襯以白壁,南禪寺,佛光寺二大殿多在刷紅斗栱的側棱上畫白色凹形,稱為“燕尾”,還在紅色枋上橫畫若干白色圓點,近于連珠紋。佛光寺大殿的平闇上也是遍刷土朱。
在敦煌唐代壁畫中所繪佛殿外墻的彩畫基本都是這種色調,但在中唐以后的洞窟內部,如197窟西壁龕頂所示,其板底色以黑色相間,中間各畫一六瓣寶相花,另在深色支條上畫兩朵五瓣花,遠較外檐為華麗。
五、廡殿頂建筑不推山,正脊較短,正脊約占屋面正投影的1/3
推山最早的實例是開善寺大殿,彼時唐已滅亡。宋《營造法式》規(guī)定:”如八椽五間至十椽七間,并兩頭增出脊槫各三尺“,正式確立了推山在廡殿頂建筑中的地位,但是直到明代中期仍未普遍施用。
推山:所謂推山,是四條戧脊的頂端向兩側移動,使戧脊變成柔和的弧形。
目前,中國還留存有四座唐代木構建筑,其中山西三座,河北一座
分別是:
南禪寺大殿(唐建中三年)
佛光寺東大殿(唐大中十一年)
廣仁王廟大殿(唐大和六年)
開元寺鐘樓(晚唐)
綜合來說,唐代建筑風格特點是氣魄宏偉,嚴整又開朗。現(xiàn)存木建筑物質反映了唐代建筑藝術加工和結構的統(tǒng)一,斗拱的結構、柱子的形象、梁的加工等都令人感到構件本身受力狀態(tài)與形象之間內在的聯(lián)系,達到了力與美的統(tǒng)一。而色調簡潔明快,屋頂舒展平遠,門窗樸實無華,給人莊重,大方的印象,這是在宋、元、明、清建筑上不易找到的特色,值得我們重視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