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浙江省第二批千年古鎮(古村落)地名文化遺產名單
為加強浙江地名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浙江省第二批千年古鎮(古村落)地名文化遺產新聞發布會于4月21日下午在杭州舉行。會議上,省民政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省文化旅游部、省文物局授予10個千年古鎮地名文化遺產和15個千年古村落地名文化遺產許可證。
據悉,浙江省第二批符合條件的千年古鎮地名文化遺產是西興街、臨浦鎮、壽昌鎮、橫溪鎮、陶山鎮、乍浦鎮、赤岸鎮、馬金鎮、寧溪鎮、文橋鎮。浙江省千年古村落第二批地名文化遺產為東梓關村、烏石村、韓嶺村、齊村、義高村、禮山村、東衡村、倍磊街(村)、明果村、禮賢村、團石村、回浦村、芙蓉村、靈溪村、象溪村。讓我們分別來看看。
杭州市濱江區西興街
西興街位于杭州市濱江區東部,古稱固陵、西陵。北魏李道元所在的《水經注》卷40《漸江水注》記載:漸江(今錢塘江)又經過固陵城北,昔范蠡在漸江之濱筑城可以說是固陵,今西陵也是。五代時,吳越王錢柳以西陵非吉語改名為西興,至今已使用1100多年。西興誕生于錢塘江古津渡,是浙江著名的千年古津渡和兩個浙江門戶,也是錢塘江與浙東運河的交匯點。自古以來,它就是交通要道和軍事重點。西興老街是杭州十大歷史保護街區之一。
臨浦鎮,杭州市蕭山區
臨浦鎮位于杭州市蕭山區南部,自古以來就是商業繁榮之地。浦陽江上的重要津渡,因瀕臨浦陽江而得名。《臨浦》地名記載始建于北魏菅直人編纂的《十三州志》,至今已有1500年的歷史。臨浦山水秀麗,現有名勝古跡,如石山、з蘿山、浣紗溪、東岳廟、臨浦書舍等。據民間流傳,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出生在臨浦鎮石家渡村,村內有西施里、西施廟、后江廟、浴美施閘、日思庵(日施庵)、范蠡廟等14處遺跡。臨浦鎮是浙江省全國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和百強鎮。
建德市壽昌鎮
壽昌鎮位于建德市西南部,古稱郭邑里,后因唐神龍元年(705年)遷往壽昌縣治于此而得名,至今已有一千多年。自古以來,壽昌鎮就是從睦州(嚴州)到婺州之間的交通要道,宋元明都在此置壽昌驛。這里有建于明代的石五孔橋南浦橋、青龍頭新石器時代遺址、東漢墓地遺址、明清古建筑洪家廳等歷史遺以及蔡郎壩、密山堰、南湖壩等有著千年歷史的水利工程。
橫溪鎮,寧波市鄞州區
橫溪鎮位于寧波市鄞州區南部,因中國有一條流貫全鎮的溪流而得名,橫溪地名始建于宋代。由于位于丘陵與平原接合處,商貿繁榮,人文匯聚,宋代在此設立了橫溪稅場、橫溪市、橫溪買撲酒坊。橫溪鎮現有橫溪老街、上街村王家大屋等古建筑,以及玉缸山窯址、錢奧古遺址等古跡。橫溪鎮民間手工藝朱金漆木雕已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瑞安陶山鎮
陶山鎮位于瑞安市中部,飛云江下游北岸,陶山之稱始于南朝。據說南朝著名煉丹家、醫學家陶弘景曾隱居在這里。唐代道士司馬承禎曾將修道之地分為十大洞天和七十二福地,陶山被列為七十二福地之一。唐天寶二年(743年),僧道會禪師在陶山創建佛教寺廟,陶山成為佛教名山。如今,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八卦橋和河西橋,有陶山、福泉山等景點。
平湖市乍浦鎮
乍浦鎮位于平湖市南部,位于錢塘江北岸,歷代被譽為江浙門戶和浙西海口重鎮。起源于乍浦河的乍浦地名,起源于唐代。唐貞元五年(789年)在這里設鹽場和乍浦爭鹽官,至今已有1100多年。自宋代以來,乍浦海上貿易日益繁榮。目前,明清時期的老街、傳統商店和傳統住宅仍然相對完整,有一個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九龍山省旅游度假區。
義烏赤岸鎮
赤岸鎮位于義烏市南部,古稱蒲墟,西晉臨海縣太守朱泛致仕隱居于此,后人逐漸發展成為當地的民族。據史料記載,朱泛后人曾在南朝齊擔任高辛、平昌、淮陽三縣太守。后來,他被提升為揚州刺史兼度支持的朱友和王的婚姻。婚禮服裝的繁榮反映在水中。從兩岸到赤岸,赤岸鎮更名。赤岸鎮舊是義烏至永康的主要交通道路,明清時期在此設赤岸口。這里有一條完整的古街、明清時期的商店和民居群,還有一個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包括朱店端容安堂、蟹山墓、朱丹溪墓、馮雪峰故居等6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馬金鎮開化縣
馬金鎮位于開化縣北部,自古人文匯聚,歷代以詩傳家。關于馬金的名字來源,有很多說法:以馬氏、金氏始居命名。以馬金嶺命名。由于馬金獨特的地理位置,一直是浙西至皖贛的交通要道,也是浙西重鎮和兵防要地。馬金名勝古跡云集,建于南宋乾道年間,曾是浙江四大書院之一包山書院(聽雨軒)。朱、呂祖謙、張拭、陸九淵都來這里講學研究,留下了千古名篇。
寧溪鎮,臺州市黃巖區
寧溪鎮位于臺州市黃巖區西部,寧溪地名記載始于五代。宋代以后,寧溪以位于黃巖西部山貨集散地的優勢發展成集鎮。此后,宋淳熙年間(1174~1189年),寧溪王氏十世孫王半洲在此捐建直街,因此逐漸被稱為寧溪市。現在古鎮上還有建于宋代的直街、完整連片的傳統商鋪和民居建筑。民間二月二燈會和銅鑼藝術已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溫嶺市溫橋鎮
溫橋鎮位于溫嶺市西南部,古稱橋嶺,因境有溫橋嶺。唐宋以來,文橋鎮商旅云集,貿易繁榮。明朝以后,它成為溫臺的大集鎮之一,改名為溫嶺街。如今,可以看出,過去繁華的溫嶺街全保留。清代至民國時期,溫嶺街有完整連片的傳統商鋪和民居,還有鼎盛大橋、甘泉古井等古跡。2006年,以溫嶺街為核心的溫橋鎮被列為浙江省歷史文化名鎮。
東梓關村杭州市富陽區場口鎮
東子關村位于杭州市富陽區南部場口鎮,古稱青草浦,被譽為富春江東流第一關。南朝時,宋軍孫瑤守衛著這個地方,然后埋葬在這里。由于孫瑤墓地子木繁茂,更名為東子浦。根據富春江的東岸,有近100座明清古建筑,如官方港口、古驛道、安雅堂、徐家庭院和越石廟。
建德市壽昌鎮烏石村
烏石村,又稱烏岡,位于建德市壽昌鎮東南部,以村烏石山南麓命名,是徐氏族人的聚居地。明清時期有2座古祠堂,11座明清民居,1座明代牌樓,1座古井。其中,紫薇和方伯的第二座祠堂入選建德文物保護單位,徐德憶、徐志根等6座民居被列為建德農村歷史建筑。
寧波市鄞州區東錢湖鎮韓嶺村
位于寧波市鄞州區的韓嶺村,位于東錢湖東南岸,建于唐天寶三年(744年),以韓嶺古道命名。由于位于海積平原與丘陵山脈的接合處,集象山港至三江口的交通要道優勢,在宋代形成了集市,并在韓嶺設立了撲酒坊。現有韓嶺老街及相對完整的傳統民居建筑,以及金氏祠堂等古建筑,以及百步山金忠墓、白云野老墓等古墓。2020年,韓嶺入選浙江省歷史文化名村第六批。
碧湖街,寧波市奉化區
齊村位于寧波市奉化區春湖街西南部。漢代以前就開始了齊的名字。漢代在這里設村,稱琦亭。自古以來,齊琦就是象山港的商貿集散地和軍事要地。漢代已成鎮市,南宋已成繁華市場。位于象山港海濱,依山面海,呈塊狀分布,清代和民國時期有少量傳統民居。清代學者、作家全祖望以此地為文集名,創作了《齊亭集》。
湖州市吳興區織里鎮義皋村
位于湖州市吳興區北部織里鎮的義皋村。以太湖樓港之一的義高樓得名,古稱義高。一說,通高,即水邊高地。說高,指高伯通。整個村莊分布在義高樓兩岸,是世界灌溉工程文化遺產吳興72樓港古代水利工程的重要節點。它也是湖州樓港文化的典型代表,被稱為樓港文化帶中的明珠。義皋有許多傳統建筑和名勝古跡,其中包括普安橋、尚義橋、清代民居范家大廳三處。
鐘管鎮禮山村,德清縣
麗山村位于德清縣中部的鐘管鎮,以麗山腳下的村莊命名。它是春秋時期文化印記的地名。據說,春秋時期,越國醫生范蠡協助越王勾踐。成功后,他與西施隱居在麗山腳下,故名麗山。麗山村有普濟橋、麗山遺址兩個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有范蠡寺(麗山寺)、古戲臺等古跡。
洛舍鎮東衡村,德清縣
東衡村位于德清縣中部的洛舍鎮,以衡溪東村命名,舊有八半村之稱。東衡村歷來是湖州著名的耕讀文化村。它孕育了宋代沈畸、兵部尚書沈介官等歷史人物,現存進士第、舒潤堂、春暉堂等遺址。元代書畫家趙孟與妻子管道升曾在此定居,于延佑七年(1320年)創作了行書名帖《入城帖》,后與妻子合葬。趙孟墓于2013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義烏佛堂鎮倍磊街(村)
倍磊街(村)位于義烏市南部佛堂鎮中部,建于宋至道三年(997年),古稱雙溪六石。據說村旁東溪、西溪匯處有六塊五顏六色的螢石,故名。后來用倍磊寓六石。從明朝到民國時期,倍磊街有27座傳統建筑,有許多古建筑,如祠堂和寺廟。有句老話叫十七祠堂十八殿。傳統民居和宗祠多為粉墻黛瓦馬頭墻的四合院磚木結構徽派建筑。
衢州市衢江區杜澤鎮明果村
明果村位于衢州市衢江區中北部杜澤鎮。它以村里的明果寺命名,也被稱為明果寺。明果寺建于唐代唐代思世圣元年(684年),是浙西著名的寺廟。該村有清代朱氏祠堂、中華民國傳統民居等古建筑。明果村風景秀麗,環境幽靜。老茶被稱為明果禪茶,也被稱為北山茶。
禮賢村,江山市賀村鎮
禮賢村位于江山市中和村鎮中部,原名鯉魚邊,建于唐末。《禮賢》地名記載始于北宋元豐三年(1080年)王存編撰的《元豐九域志》。禮賓二鄉,禮賓鎮。其中,禮賓是禮賢的錯誤。大清統志·衢州府糾正了這一點:禮賢鎮,九域志:江山縣有禮賢鎮。禮賢城隍廟始建于南宋,2011年被列入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現存禮賢街、城隍廟等古跡,并有烏米飯、羽衣甘藍等特產。
龍游縣小南海鎮石村
團石村位于龍游縣小南海鎮西南部,又稱潭石。村名以村側江岸有圓柱形巨石命名。團石村位于衢江北岸,歷代為衢江上的重要津渡,建于唐儀鳳年間(676~679年),由王氏始居。南宋詩人楊萬里過衢江時,曾夜宿團石埠,并作《宿潭石步》詩。該村古建筑保存完好,明清時期仍有10多座傳統民居,包括徐氏節孝坊、馬氏節孝坊、團石古埠頭等古建筑。
臺州市椒江區章安街回浦村
回浦村位于臺州市椒江區北部張安街,位于椒江北岸。它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是海防、造船和航運基地。回浦的名字始于西部漢元封元年(前110年)所在的鄞縣回浦鄉。如今,回浦村還保留了太平山古墓、金鰲山宋高宗行遺址等古跡,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間藝術,如山兵高腔、木雕、石雕、錫壺制作等。
桃渚鎮芙蓉村臨海市
芙蓉村位于臨海市東部桃渚鎮,位于芙蓉山東部,因山而得名。芙蓉村建于唐末,至今已有1100多年。芙蓉村是黃氏族人居住的地方,有黃氏宗祠、旗桿、石道地、花臺門等大型古建筑。芙蓉村也是滄桑的見證人。唐代以前,芙蓉山沉浸在海中,村民們出去看海。因此,村里有一個踏道頭的舊址,是當時停船的地方。由于8000萬年前白堊紀火山爆發,芙蓉村出現了花崗巖形成的壯觀景象。
靈溪(村)天臺縣三合鎮
靈溪(村)位于天臺縣東南部,以靈溪繞村命名。靈溪之名始于東晉文學家孫綽(314~371年)的《游天臺山賦》,賦中提到過靈溪而一卓,疏煩不想在心里。”之句。靈溪建于唐代或唐代之前,可以反映靈溪村的記載,見唐代大中時期(846~859年)進士錢塘人鄭巢的詩《泊靈溪館》和《送靈溪李侍郎》。清代至民國時期的傳統民居建筑群,包括靈水橋、靈濟橋、龍山書院、文昌閣等6棵千年古樟樹。
象溪鎮象溪村松陽縣
象溪村位于松陽縣東南部,位于松陰溪南岸,以村側溪中的石像命名。唐代大歷時期(766~779年),象溪建村。象溪村村民以高氏為主,歷代以耕讀傳家為基礎。象溪村也是一個著名的秀才村和進士村,村里有很多舉人秀才多年。現在村里有10多棟歷史建筑,包括保存完好的文昌閣、高氏祠堂、趙元壇廟、社廟、亭子和古民居,還有古井、池塘和古樹。
千年古鎮古村落的魅力,感興趣的小伙伴們親自來感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