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傳統民居創造技藝
閩南傳統住宅建筑技術是中原文化與閩南地方文化相結合的產物。它結合了泉州的地理、氣候條件和文化習俗,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建筑形式。
閩南民居最獨特的建筑俗稱“宮起”,惠安民居的建筑技藝是通過建造“宮起”宮式大厝最典型的。起源于唐五代的“皇宮”,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當時,閩王審知(862-925)的妃子黃厥是惠安人,因受閩王寵愛而被特許按宮殿規制和外貌在家鄉大興土木工程。后來,“宮起”宮式民居大厝成為當地民居爭相仿效的風格,并逐漸傳播到四面八方。
南宋皇室南外宗正司遷入泉州后,將中原宮殿建筑技藝帶入民間,進一步發展宮殿式“宮殿”民居建筑。這種宮殿式的大房子有單護房、雙護房、四護房等類型,以及三開房、五開房等風格。為了橫向擴展布局,深度不同于二落、三落、五落?!皩m殿”以庭院為組織單元,走廊、水貫穿整個房子,建筑使用磚、磚、石基礎和紅磚砌筑外墻,以斗木框架為承重結構,采用硬山屋頂和彎曲的燕尾脊屋頂。
閩南傳統建筑的特點
閩南傳統建筑技術是南派古建筑獨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閩南文化的核心支柱?!凹t磚白石雙坡曲,出磚入石燕尾脊,雕梁畫宮式,土樓木樓,中西結合?!焙喍痰囊痪湓捀叨瓤偨Y了閩南傳統建筑的特點,造型簡單但色彩鮮艷,在中國建筑史上獨樹一幟。獨特的形式、材料和技術具有強烈的地域色彩,代表了閩南人的智慧。
閩南的傳統建筑非常注重風水,大多取西南方向,通常是前后房屋的布局。三五開間加雙護房,屋頂為雙曲面,兩端雙翹燕尾脊,護房屋頂采用馬鞍脊。
閩南的房子喜歡紅色?!伴}南紅”是一種喜慶的紅色,代表著閩南人向往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一面。這種樂觀的生活態度使閩南人特別喜歡紅色。它代表了傳統文化中的節日、吉祥和活力,仍被用作建筑的主要顏色。許多藝術技能應用于閩南傳統建筑,涵蓋了藝術造型、設計、表現等領域的大部分知識。比如閩南傳統建筑中石雕的雕刻技法有素平、平花、水磨沈花、清地雕、透雕、四面雕、影雕等。
閩南傳統建筑常見的裝飾技術有木雕、石雕、泥塑繪畫、彩陶、剪貼等。其中,泥塑繪畫、彩陶、剪貼是中國南方福建、廣東、臺灣傳統建筑的獨特裝飾技術。閩南傳統建筑中的彩畫、裝飾和紅磚拼圖也包含了許多造型技巧。
“白石、紅磚、紅磚”是對閩南傳統建筑材料的高度總結,因地制宜使用各種材料混合砌筑是其最大的特點。當地盛產的花崗巖——龍石通常用于建筑墻、柜臺腳、石柱等場所,俗稱泉州白。紅瓦蓋頂,紅瓦分為板瓦和筒瓦,民間彎曲的板瓦多用于民間,半筒瓦多用于宮殿。
墻面裝飾多采用煙燒磚和斗底磚。福建土壤含鐵量高。由于三氧化二鐵,燒磚變成鮮紅色,俗稱紅磚或“胭脂磚”、“煙炙磚”、“顏紫磚”主要用于閩南傳統建筑的墻面裝飾。斗底磚主要用作閩南傳統建筑的鋪裝材料或墻面裝飾。形狀多變,包括方形、矩形、八角形、六角形等。特殊的鋪裝方法有不同的含義。比如房間常用丁字砌,意思是人丁興旺;人字砌常用于大廳或入口,代表指導作用;祠堂或天井常用龜形砌筑,寓意吉祥長壽。
“出磚入石”是第一個利用倒塌房屋廢墟重建家園的獨特施工工藝。白石與紅磚紅瓦的強烈對比帶來了不同的美感。再加上實用性、經濟性和牢固性的特點,這種“本地材料”的砌筑方法在閩南民居的一些墻壁、庭院墻壁等場所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除了“出磚入石”的特殊工藝外,閩南傳統建筑在裝飾上往往與石雕、木雕、磚雕相結合。木雕通常用于承重梁、柱、檁條和次要承重構件,如斗、拱、瓜筒、獅子座等。石雕主要用于門、窗、牌匾、欄桿等,常用于龍石和青石。閩南一些傳統建筑的屋頂或墻壁上也會有“剪瓷雕”的裝飾,形成視覺焦點。
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城市改造和房地產建筑業的興起,福建南部的許多傳統住宅被拆除或損壞。與此同時,隨著現代建筑技術的快速發展,傳統建筑市場萎縮,一些著名的教師和工匠及其繼承人或死亡或改變,福建南部的傳統住宅建筑技能面臨死亡的危險,迫切需要相關方的救援和保護。